日本四人行記﹣腳下的海洋
神戶,日本我第一個自己去的地方。那時應是中二的暑假,跟父母去關西時的最後一個full day。現在回想,其實都幾危險。那天早上去了看明石海峽大橋,確實記不起為什麼要去看一條橋,也許只是神戶附近的店鋪還沒有開門。
那天的行程沒有照片留到現在,自己對它的記憶也有點模糊,依稀記得午餐是在三宮某間KFC解決的,因為那是唯一一間的能確走自己在叫什麼的餐廳。另外,在大橋下用自拍(相機放在寫着「明石海峽大橋」的那塊石上。),還有,晚上「回團」之後把一件很喜歡的白色棒球外套留在餐廳,之後每次到日本都想買找,可是至今都沒有找到。無論如何,神戶是個對我有點記念價值的城市,由那時開始愛上旅行。
因後續行程在神戶的緣故,出門的時間不早。和和大阪住的這麼多天一樣,早餐在旅館旁的吉野家解決。之後便坐上阪神電車和山陽電鐵,差不多十一時才到了山陽電鐵的舞子公園站。一出閘,迎接我們的便是夏日刺眼的陽光,和高聳入雲的大橋。指示牌根本是多餘的,只是看着橋走便是。
先參觀了大橋上(還是下?在行車線的下面,但卻是橋的一部分)的遊客中心。正如先前所說,天氣非常好,能見度非常高。中心內有一套望遠鏡系統,遊人可以透過它控制的橋上不同位置的望遠鏡,包括位於主塔上,離海面三百米高的一組。事實上,如果有預先申請,人們還可以走上主塔上賞景,的沒有玻璃阻隔下飽覽瀨戶內海一帶的景色。不過,幾位大大還算照顧我的感受,沒拉我上去。
那裏也有那上入錢式的望遠鏡。本來也想試一試,但後來發現我的相機zoom的功能比起那望遠鏡還要誇張,一直到在附近的沙灘也看到。於是我們暫時變身偷窺狂,還拍了張頂級香豔的用來收藏 LOL
終於要來的始終要來,他們三人把我押解到那遊步道上。雖然離開了冷氣房,但溫度因為清勁的風而沒有絲毫的上升,風聲還很響的,也混雜着上面行車的噪音。不過,原來那玻璃步道,只是整條路中其中的一節。(暗自慶祝中)看見他們三人在那處興奮的跳來跳去,我便立時充當攝影師,站在那玻璃範圍的外面替他們拍了。
(終於)走的時候,巧遇一位應該是台灣來的學生,要我們做關於旅行的卷,完成後送了我們一件食物。當某人(一樣唔開名)在激烈的包剪揼對決中勝利,打算把戰利品放入口時,才發現那原來是擦膠...
下回:食到正哥感動到流淚2500yen的神戶牛?
Pingback: 日本四人行記﹣奈良的古剎 | Justin Cheuk: When HK Meets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