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獨行記﹣穆斯林的格拉納達(二)赫內拉利費宮
今日繼續介紹格拉納達的標誌﹣阿爾罕布拉宮。上集寫過了以宮殿為主的La Alhambra和衛城Alcanzaba,但這個建築群的擁有的當然更多,甚至比它的宮殿更出類拔萃。
赫內拉利費宮(El Generalife)是建築群中的夏宮,在十三世紀由穆罕默德三世(Muhammad III)所建,顧名思義是蘇丹夏天的避暑之處。安達露西亞的夏天十分炎熱,四十度是正常的事,所以夏宮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和主宮一樣,夏宮也是個佈滿水池和花園的花花世界,幾可有置身於天堂的感覺。
夏宮和主殿分別建在兩邊的山頭上,中間有一個小峽谷分隔。沿着往夏宮的步道走,兩旁的盡是經過精心修剪,剛好建成一個個十字形的大樹,走在其蔭中實是涼快。再在前走不久,夏宮的外園便映入眼簾。外園實際上和一路走來所見的景觀差不多,多了的是在中間一條條小運河一樣的水池,和運河交匯之處的噴泉,正好預言了夏宮裡面的風光。
沿着正門拾級而上便會到達夏宮中最著名的部分,也是明信片上最常出現的御溝園(Patio de la Acequia)。在夏宮建築的正前方中,有一被花田環繞的長形水池,還有一條條的水柱,在水池兩旁刻劃出一個個像彩虹一樣的曲線。這種的水力科技居然能出現在八百年前的宮殿中,實在使我對摩爾人的科學水平感到十分欽佩。在萬物初開的春天造訪,我還可以見到花兒在水池的兩旁綻放。花田的設計剛好比地面底了幾吋。所以,當花開的時候,花兒便像是個和地面平行的地氈一樣,十分漂亮。可惜參觀的人實在太多,沒法駐足太久欣賞。
宮殿的設計承襲了一貫的阿拉伯風格,但樓上沒有開放,而在地面層的角度往外看阿爾罕布拉宮被大樹擋住了。
夏宮中另一個著名的花園正是另一邊的蘇丹花園(Jardín de la Sultana),不過,也許是維修中,水池中的水都被抽乾了。沒有了標誌性的水,中間的林木也就變得平平無奇。我只好站在出口的一邊,猜想着這個花園全盛時期的景致。只能說,我可能選錯日子也參觀夏宮了。
在格拉納達的第一篇遊記中曾經提過,天主教的國王們十分喜歡這個城市,甚至還住在這裡終老,他們所住的正是阿爾罕布拉宮。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當哥倫布求見伊莎貝拉女王要求贊助以尋找到「印度」的航線,她本來因財政問題是打算拒絕的。但是,在同年攻陷格拉納達發現大量財賽之後,她才改變主意的,於是才有了以後發現新大陸的故事。所以就,若果格拉納達沒被攻陷的話,也許西班牙的殖民帝國便不曾存在的。當然,歷史是沒有如果的。隨着西班牙的海外擴張,這的國家漸漸成為歐洲最強的帝國。其後繼位的查理五世要求在阿爾罕布拉宮中建一座合符其身份的宮殿:查理五世宫。
所以,在這個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群中,有座文藝復興式的宮殿。從外面看來,王宮是個正體,怎料進去以後竟然別有洞天,有一個使我聯想起鬥獸場的圓形廣場,被數十條圓柱色圍着,甚至還能聽到迴音。現在的查理五世宫分別是兩座博物館:上層是個美術館,下層則是介紹阿爾罕布拉宮的展館。
參觀完查理五世宫以後,我在阿爾罕布拉宮的行程便大致結束了。但是,這裡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東西,例如是環繞周圍的一草一木,或是其他的舊遺蹟等,但因門票有限時只能匆匆一遊。
在離開阿爾罕布拉宮的收費區後,因和午飯時間尚有距離,便依旅遊網站的介紹到了位於建築群上方的Silla del Moro一遊。在停車場後面有一條上山的小路,走到Silla del Moro大約要十五分鐘。這座小屋是保衛夏宮的哨站,其實沒什麼特別。然而,那裡的風景可是一絕,是在格拉納達僅有的,能一次過看到整個阿爾罕布拉宮和格拉納達市區的地方。那十多分鐘的腳程確實是不枉此行。
遊完皇室成員的格拉納達之後,下一步自然是去尋訪平民的格拉納達。阿爾拜辛區與阿爾罕布拉宮同被到為世界文化遺產,下集便會寫寫和旅館的人一同穿梭這個魅力的小區吧。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穆斯林的格拉納達(一)阿爾罕布拉宮
本系列下一篇文章:普通人的格拉納達.阿爾拜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