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獨行記﹣被遺棄的格拉納達.Sacromonte

阿爾拜辛再往山上走,便會到達Sacromonte,吉卜賽人的社區。一個像遊戲一樣,依山而建的洞穴城市。


Sacromonte的原意是聖山,因為這裡是格拉納達的主保聖人聖凱西略相傳的殉教之地﹣聖山修道院的所在地。然而,來這裡的時候,吸引眼球的肯定是那一排排建在山內的房屋。在天主教徒收復格拉納達後,連同阿爾拜辛在內的穆斯林社區便失去了其過往的光輝,也漸漸在變成了當時被唾棄的吉卜賽人的居住地。因為西班牙的天氣十分酷熱,這些什麼都沒有的人便住在岩洞裡,不但較清涼,還總比流離失所更好。後來,到了19世紀,他們在山坡的軟岩上挖掘洞穴,建造自己的家園。幾個世紀的迫害,使這裡不但成為凝聚吉卜賽人的社區,他們還在這裡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文化﹣例如佛朗明高舞蹈。


而到了現在,因為租金便宣和位置優越等因素,Sacromonte還成為了一個藝術家的集中地,西班牙中常見栩栩如生的塗鴉壁畫在這裡隨處可見。那天參加了一個Walking Tour,到帶我們看了很多別樹一格的作品。

在山腰的Camino de Sacromonte出發,走了不久便到達了Sacromonte白色小屋的集落。這裡已是文明的盡頭,放眼向前望,只會見到環繞屋子的綠地。從遠處看來讓我想起了九份,但可能是早上的關係,整個地方靜悄悄的,只有領隊的幾句介紹聲,和我們隨行幾人的笑聲。可是,這樣就更能感受這裡像畫作般的美了。看着就在山另一邊的阿爾罕布拉宮,我不禁細想在這裡居住的畫面,每天早上迎接我的除了如斯美景,還有普照的太陽。

從Sacromonte看Alhambra

山上還有不少佛朗明高的學校和表演場地。因為旅程接下來會到西維爾,我就沒有在這裡看了。不過,聽聞此處的表演水平也是一等一的。

從最盡頭的白色山頭往市區的方向走,中間穿過還是一座座的岩洞之屋。這裡的房屋明顯的更地道,在更有人居住的感覺。例如,在還會一片白的山上,總會見到一兩支電視天線,想來這裡的人也是現代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吧。一路上還見到了很多壁畫。

領隊把我們帶到了一間屋子的門外,說這裡是他朋友的家,我們可以去參觀一下。裡而居然有一架金色的保時捷。出來迎接的是一位年過花甲但身體十分清健的老先生,想來年輕的時候是個嘻皮士。見到他興致勃勃的介紹自己的房子,我便不好意思推卻而進去一看。想不到裡面是如此現代化。誠然,房間在陳設還停留在六十年代,但裡面不但有電視,甚至還能上網。 如果房子不夠用的話,只需再掘深點便可以了。(對於我們香港人來說,可以這樣便實在太過不可思議)。除了沒有窗以外,這樣和普通的房子沒有分別。

我們一行幾人站在他的客廳中,聽他訴說他的故事。

老先生的名字叫什麼,我已經記不起來。但他的故事我還記得十分清楚。他是墨西哥人,年輕時到了印度做義工,一做便是三十多年。在印度,他和世界各地的義工們合作,幫助當地的兒童,基本上奉獻了他的一生。我相信,在席的各人和為他的精神而動容了。要改變世界當然很難,一個人的力量也許真的很渺小。但只要堅持信念而努力的話,我們總能做得更好「我們需要的是和平的信念和實踐。」他說。

臨行前,他千叮萬囑我們,記得要把水樽裝滿才離開,天氣太熱,小心中暑,還用了團中各人的語言和眾人道別。我教了不懂中文的他一句「謝謝」,也許總有一天會用得着吧。

就此,我結束了在格拉納達的三天。這個城市絕對的使我大開眼界,也是將來想會回來重遊的地方。這裡有的不但是令人驚訝的美麗建築,還有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我的下一站是科爾多瓦(Córdoba),曾幾何時西歐的最大城市。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普通人的格拉納達.阿爾拜辛
本系列下一篇文章:文化交匯之地.哥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