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 12:尋訪布拉格古城

 

布拉格的伏爾塔瓦河固然壯觀,但若然說起布拉格,人們首先想到的還是城堡和古城區內由中世紀起便一直存在的古典建築群。

河終究只是陪襯,沒有了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麗建築,布拉格就不是布拉格。

大概每個來布拉格的遊客們的第一目的地,都是古城區中的舊城廣場。

古城區中的道路大多迂回曲折,特別是有車行走的路段,車子會將路面的面績佔去大半,有時還要讓路給它們。但是,古城區中的道路大多通往舊城廣場。廣場上和周圍很不同,是市中心少有的開揚。

 

前文提過,到訪當天既然暑期旅遊旺季的開始,又是歐國盃決賽(由此可見本篇遊記的龜速進度),廣場的大部都被直播比賽的大屏幕和人來人往的遊客們佔據,所以《布拉格廣場》一曲中描述的「無人的走廊」和「安靜小巷」自然沒有得見。

旅客的數目隨着時間接近整點而變得愈來愈多,原因無他,就是為了廣場中天文鐘每小時一次的報時表演。 布拉格的天文鐘於1410年建成,是世上現存最古老,還在運行的時鐘。

 

每到整點的時候,時鐘就會像唂咕鐘一樣,有不同的人像在轉圈。下面的角色分別代表虛榮、吝嗇、死亡和土耳其人(?,果然是中世紀的基督徒所認為的四種罪過…)另外,時鐘的上方還有十二使徒的雕像,似是在提醒世人不要被以上事情所迷惑。

 

在2012年這個消遣多如天上繁星的年代,這個報時表演其實很普通,甚至可說得上是枯燥乏味。然而,在中世紀的時候,這也許是布拉格人民最大的娛樂了。

不過,沒有現代娛樂的中世紀人不也是這樣的生活下來了,還留給人類這些偉大的歷史瑰寶?也許,有什麼活動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做事時候的感受。

 

廣場的兩旁都是古典風的建築物,其中最讓人注意的大概就是那兩座,分別是歌德式和巴洛克式的教堂了。能夠在久遠的歷史持續地保育這些建築物,捷克人果然有一套。

最特別的是,在共產黨治下的城市,不但能確保這些代表着古典世界文藝復興的建築物不被摧毀,還能保存得這麼好,實在很值得我們的敬佩。

 

遊布拉格也少不免要到城堡看看。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是以往波希米亞國王的宮殿。由於這裡在過去的一千年中不斷被改建,所以在幾乎每一種歐洲的建築風格都會在這裡出現。廣大的建築群中共有四座教堂和四座王宮,要定在每個地方都不是走馬看花的參觀的話,那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時間。

畢竟,單是欣賞到城堡的路上兩旁美麗的建築,也要花上好一點時間。

 

然而,根據相機的紀錄,我們只在城堡裡待了大約三個小時。這是因為,作為一個普通的遊客,你大概是沒有可能將每一處地方都去一遍的。

首先是票價。要是購買能到全部地方的票,價格大約是350捷克克朗(約14歐元),這對於我們這種旅遊模式來說是筆不少的開銷。而且,你會發覺門票只是在進入不同的建築物裡面才需要的。也就是說,在城堡的範圍但建築物的外圍參觀的話,是不同門票的。而我總覺得,這些歷史建築物的外部總是更值得一看。因為裡面的分別多數細微,到一個地方便能大概了解。我自問是個可以談歷史談到別人悶死的人,卻也不覺得建築物內有太多值得一一細看的東西。也許只是我才疏學淺,看不出內裡的精粹?

總的來說,買能到St. Vitus Cathedral, Old Royal Palace, St. George’s Basilica, Golden Lane with Daliborka Tower的short trip票大概是最佳的選擇。憑此票可到最重要的教堂和王宮看個究竟,還包括下面詳述,我最感興趣的黃金巷。

廢話不多說,直接去照片吧?

呃,在這些宏偉的建築物中,我最感興趣的卻是躲在一角的黃金巷(Golden Lane)。黃金巷的名字是很貴氣沒錯,但事實上它是一條一開結供王宮的僕役,後來讓平民居住的小巷。它之所以會被稱為「黃金」,其實是因為這裡曾經住了好幾位「鋼之鍊金術師」的緣故。這條小巷的房子都十分矮小,走來走去時會有到了小人國的感覺。但是請不要因此而小看這裡,這裡還住過像卡夫卡一樣的人物呢!

在王宮的旁邊(甚至可以說是裡面),居然會有普通人的家。

 

到了現在,捷克政府把這裡還原成歷史中不同階段的模樣,在城堡旁邊建立了這個露天博物館,讓我們可以看看這些沒有被歷史書青睞的人,是這麼樣生活的。

 

從城堡拾級而下時,記得不要錯過右面,布拉格的風光。

 

上一集:布拉格.伏爾塔瓦的三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