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Google: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來倫敦必遊博物館,置身其中感受一下英國的人文氣息。
剛開始寫博客的時候,寫下了一堆週末遊倫敦的文章,轉眼一過就四年,大概是時候重新寫,重新整理一下吧。
為此新系列打頭炮的是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官方中譯「國家肖像畫廊」)。顧名思義,它是個以人像畫為專題的藝術館。雖然它身處於倫敦正中心,著名的大狗廣場(Trafalgar Square)旁邊,但也許是肖像角色以英國人為主,又或者芳鄰的國家藝術館(National Gallery)蓋過風頭,肖像畫廊實在算不上是海外遊客的熱點。在維基百科搜尋這裡,發現居然只有英文的條目-不要說中文,就連法德文也沒有。
雖然不受遊客青睞,但你若在倫敦有空檔的話,不妨來參觀,來趟「古代Google之旅」。
肖像畫廊始建於1856年,但在倫敦各處流離差四十多年後才搬家到現在的位置。館內收藏着至都鐸時期以來在英國舉足輕重的人物的畫像:所有從歷史書上甚至電視劇中所認識到的英國人,都會在此出現。歷代國王的畫當然有齊,但就連哈利波特的麥教授(Dame Maggie Smith)也有一幅。基本來講,若能在館中出現,你就大可回家喊句「呀媽我得左喇!」
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若要一位仁兄女士姓甚名誰,唯一的方法就是到這裡一幅一幅的去找。為了「方便」這個過程,館內的畫像以時代排列,而且每幅畫下都有介紹該人生平的幾段。由頂層的16XX年開始直看到地下的現代,你就在英國歷史裡走了一圈。
這裡還有不定期的特別展-目前的是瑪麗蓮夢露?
幸而有科技發展,現在館內的畫像全部可在官網上的目錄找到,拿着手機找想看的,不一時就找到。老實說,我第一次來,不過是等人時在找和暖又可避雨的地方,但想不到裡面別有洞天。喜歡歷史的我,現在不時來看看那幾個都鐸的國王,懷緬一下那些令人又愛又恨的中學日子。
若果單看畫不對胃口,那除了必有的紀念品店外,畫廊更會在週四週五晚延長開放,還有免費的音樂會或是講座-想(便宜)感受文化的你不容錯過。(此外還有一家有名的餐廳,不但可在歷史之間進膳,還可以欣賞到倫敦的景色。只是價錢十分「有文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