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港鐵英文意譯路綫圖

2017年度的第一企劃。在約三年前,我曾製作了把廣東話地方依意譯作英文的港鐵路線圖,有幸的得大家的喜愛在網上火紅了一會,不但帶給我五分鐘熱度的人氣,也勾起了大家對香港地名歷史的一點興趣吧。

在這三年間,港鐵(雖然我還是較慣用「地鐵」這稱呼)數個長期的延伸計劃終告完成。三條新綫:觀塘綫到黃埔,西港島綫到堅尼地城和南港島綫到海怡,都服務一些以往沒有鐵路覆蓋的地區。

有留意敝部落格的話,大概也知曉我對鐵路的熱愛,以至新路線的啟用吧。然而三條新綫以中,因為小時候家住南區,南港島線終於出現,對我特別重要。小時候的我雖喜歡地鐵,但既住在南區,日常生活和鐵路基本絕緣。但大概就是這距離,讓鐵路和旅行而非上班上課掛鉤,所以才培養出濃厚的興趣吧。尤記得小時候,上網還需到圖書館的年代,曾在網上特地去找有關南港島綫不同方案的資料。這大概是我第一個「鐵路迷」化的行為吧。

結果等差不多二十年,人都搬走了,才終於有地鐵到香港仔。的附近。

然而這還是很值得大鑼大鼓的慶祝吧?所以乘著南港島綫的落成啟用,我決定再接再厲炒舊橋,製作了一幅新的路綫圖,包括九個新車站和一些譯名的微調,在此為大家送上:

中英原名 我的翻譯 解說
Sai Ying Pun 西營盤 West Camp 營盤是軍營的舊稱。
Sheung Wan/ Central

上環 中環

Upper Ring/ Central Ring 環來自「四環九約」,是開埠年代的行政單位,不過現代的中文名字中地理的意義幾可已消失,所以就以字面翻譯好了。
Admiralty 金鐘 Admiralty Bell 金鐘,自然指金色的鐘,來自海軍軍營中為吃飯時間打的鐘。果然是「民 以食為天」吧。
Tin Hau 天后 Celestial Empress 這裡的天后是媽祖,而不是容祖兒或是Twins。
Tai Koo 太古 Most Historic 太古集團的中文名字,據聞來自一錯譯。傳說指,創辦人John Swire一直為其洋行苦思好意頭的中文名,其子某次在農曆新年時路過村莊,見到每家每戶都貼著「大吉」兩字,便肯定是個好名字了。

只是他抄錯,大吉就變成太古了。但Swire作為香港其一歷史最悠久的洋行,太古一名也不差。

Shau Kei Wan 筲箕灣 Winnow Bay Winnow = 簸,傳統用來篩選穀物的器具,比現代的濾器更像筲箕
AsiaWorld-Expo 博覽館 Expo Hall 新加坡的例子:博覽站的英譯是Expo。大概是從世博而來?
Tsing Yi 青衣 Greenclothes 青衣魚。青衣島名源由,一說是島的形狀像青衣,二說是島附近的水域是青衣棲息之處。在廣東話,青衣之所以叫青衣,就是因為顏色,所以依英文學名blackspot tusk fish翻譯似乎不太適合。
Yuen Long 元朗 Fertile Wetland 名字來自圓塱:「圓滿」的河邊濕地。
Kam Sheung Road 錦上路 Upper Fairfield Road 上村與錦田間的道路。
Mei Foo 美孚 Gracious Confidence 埃索美孚石油的中文名字,美孚新邨原為油庫。美孚兩字流傳下來,大概是因為好意頭。
Fo Tan 火炭 Firecoal Beach 客家話中「火灘」的變音,到現代之名失卻了「海灘」的意思而加上了。
Tai Po Market 大埔墟 Greatport Market 埔是「港口」的意思。又有說,大埔原稱大步,因這一帶有老虎出沒,遊人需大步大步的速行離開…
Che Kung Temple 車公廟 Charioteer Temple 車公原是宋朝的將軍,你又知道嗎?
Tai Shui Hang 大水坑 Great River 大水坑的「坑」,似乎是「河」的意思。
Sham Shui Po 深水埗 Deepwater Pier 埗是碼頭的意思。
Whampoa 黃埔 Yellow Embankment 名字來自黃埔船塢,昔日亞洲最大的造船廠之一。黃埔一名,來自廣洲黃埔區,造船廠的另一船塢。
Ho Man Tin 何文田 Ho Man’s Land 何文田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說是何文的田地,另一說是何文田三姓族人共同擁有的田地,前說稍稍的有意思…
Shek Kip Mei 石硤尾 Gorge End 硤是峽的變字。
Wong Tai Sin 黃大仙 Wong the Great Immortal 呃這不用解釋吧。
Tiu Keng Leng 調景嶺 Adjust Ridge 調景嶺一帶原名照鏡嶺,直到一加拿大人Rennie來港投資麵粉廠,生意失敗後在廠內上吊,所以又有英文Rennie’s Mill和吊頸嶺之名。到這一帶開發時,政府依「調整景況」這句,把名字改作調景嶺。
Po Lam 寶琳 Pauline 據聞「寶琳」一名是療養院牧師太太的名字。直接寫 Po Lam有點無聊,所以作了個名。(維基百科稱太太的名字是Barbara,但我覺得Pauline好廳之餘較合寶琳兩字)

新增的Bonus版:在資料搜集時找到香港地名很多不同的版本,便心血來潮的弄了個無聊的,只來博君一笑的版本。這裡有「大吉利是」的舊名,爛gag,諧音,附近的地名等,全部取最難廳和不恰當的名字。笑完就算,還請不要太認真研究。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