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ed Kingdom v. Great Britain 尋找「英倫三島」的故事

舖天蓋地的新聞,宣布英國剛進入了政局動盪的大時代。將來到底會如何,現在無從得知,就只能坐在時代巨輪上等待而已。

似乎唯一確定的,就是英國本來就夠複雜的政治架構,肯定會再有轉變。一直有想寫寫「英國」到底指哪個國家的問題,趁著答案有所改動以前,還是先寫下文章,好讓大家在跟隨新聞時不會太混亂吧。

p.s.本文基本在談地理,還是先拿出Google Maps來比照吧。

Google Maps…

廣東話中的「英國」,來自英格蘭(England)的譯音,但所指的意思總是英國的官方名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在目前狀態下,聯合王國有四個組成的部分:其餘三個分別是蘇格蘭 (Scotland),威爾斯 (Wales) 和北愛爾蘭 (Northern Ireland)。

英格蘭,不過是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部分,直到現在也是經濟政治的先驅。大概因此,在東西文化初接觸的時候,中文譯名「英吉利」漸漸的就變成了代表全國的名稱。

然而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雖(還)在同一面旗幟下,但在歷史上這四個”Home Nation”都曾是獨立國家。(誠然程度和時間長短不一)只是後來經戰爭或是聯姻,四個國家的王位都傳到同一個(其實是蘇格蘭的)皇室手中。數個國家共享同一元首,在歐洲歷史洪流中並不罕見,只是英國「更進一步」,把四個國家的政府議會都合併起來,所以才有「聯合王國」這回事。所以,英國之內在四個國家四個民族,當中並不只有英格蘭人。若你在愛丁堡或是卡地夫街頭叫人English,下場猶如叫中國網民「日本人」一樣。

蘇格蘭的獨立公投,就建立在「雖在英國內,但蘇格蘭歷史上是個不同的政體,蘇格蘭人文化上是個不同的民族」的前提上。

用English太容易得罪人,另一常見的叫法British又如何呢?「聯合王國」國土之內有數百個島嶼,當中最大的就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所在的「大不列顛島」Great Britain。嚴格來說,因為不包括北愛爾蘭,Great Britain並不等於United Kingdom,不過因種種歷史原因,除非你在德里遇上愛爾蘭共和派,Britain就是非官方「英國」的短稱,British大概是意思上最接近「英國人」一詞,而又最穩穩陣陣的叫法。

因為British含意較廣泛,政治上較中立,英國國內的少數族群也幾乎總會用上British;例如英國華裔的典型翻譯就是British Chinese。

隔著愛爾蘭海彼岸,當然就是愛爾蘭島。歷史上愛爾蘭全島也曾是英國的一部分,但現在只有北部六郡—北愛爾蘭才有米字旗下,其餘的大部是獨立國家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在舊書內有時又叫南愛爾蘭)的地域。在北愛爾蘭裡,人是British還是Irish,基本等於問香港人是否中國人一樣是身分認同的問題。(目前最常見的答案是兩者皆是,兩年後⋯⋯Who Knows)不肯定的話,還是先問問吧。

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島,以及像Skye這些離岸不遠的島嶼,共同組成了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雖然當中有British一字,但這是個中立的地理名詞,在愛爾蘭島上同樣通行。

不列顛群島又有一中文愛稱「英倫三島」,但除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外,其他的島嶼遠比這兩個小,到底第三個島是那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一說是兩島之間的人島Isle of Man,二說「三島」指的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甚至有說「三島」不過是個翻譯錯誤,但似乎確實的結論是找不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