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by — 德古拉山下

好一會以前的三連假,趁機回到英格蘭東北,回讀大學故地一遊,探望還在深造研究的朋友。在這瞬間,離開大學的時間已比待在大學的時間要長,明明物境還很熟悉,卻漸覺陌生了。

然而這次北行,除了「探親」外,還為了到一久聞其名卻從未見其境的小鎮的一遊 —

Whitby。可能是英格蘭最漂亮的海邊城市。

Whitby其實很偏遠,想到那裡說易不易:位處於英格蘭的東海岸,三面被Yorkshire Moors—一個打正旗號是山嶺地帶的國家公園所環繞著,道路交通當然不便。從倫敦出發駕車最少要五小時;即使從最近的人口中心出發Leeds也需兩小時。那為何Whitby還是遠近馳名?靠的就是英國專長,雅緻小鎮的風采。

月前寫過如何過個傳統的英式海濱假期;然而Whitby不是個典型的渡假點,歷史可要比眾海灘城鎮久遠得多。這裡本是維京人南渡英國時的據點,中世紀歷史(特別是基督教歷史)重要的舞台。只是因地理所限,工業革命基本跳過了此地,才讓它從史書的頭條上退下來。然而沒有處處煙囪的蹂躪,Whitby卻保留著的完美小鎮的風範,自然吸引了想遠離煩囂的遊人們造訪了。

我幾經轉折,從Middlesbrough趕上穿越山嶺的巴士,差不多到達Whitby時,巴士緩緩的從山往海走,海岸線旁Whitby的景色便漫漫的映在眼前。

雖說偏遠,但Whitby甚受遊客歡迎,在這熱熱夏日,市集可是車水馬龍。 便先去逛景點吧。Whitby的地標,是原來的修道院Whitby Abbey,聳立在海旁的山崗上,從山下要走上過百級的天梯才能到達。現在雖只剩下在敗柳殘垣,但卻是國際級的熱點-原因無他,來自一本小說Dracula《德古拉》。吸血鬼也。

Whitby, North Yorkshire//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德古拉的愛爾蘭作家Bram Stoker是Whitby的常客,當書中的德古拉伯爵需要於英國登陸時,甚有哥德式浪漫陰森的Abbey便是首選。只是當天陽光普照,Abbey的周圍都是放假的小學生,吵著還在睡的吸血鬼。

乘著假期,Abbey特意安排兒童向的劇場,劇目自然是《德古拉》。演員們用盡整個Abbey的場地移動演出,小朋友們也就像羊群般的跟著劇情來走,使得明明熱鬧得很,但只要站在劇場「目前」的對角,整個Abbey就活像是我的私家花園般-直到我坐著的樓梯級,忽然吸引走近的演員們而變成舞台為止。畢竟沒有在吸血鬼劇中客串的打算。

遊畢Whitby Abbey,下站當然要逛逛商店。經過一家賣朱古力軟糖的店,雖然店名是Justin’s Fudge,但在炎熱的天氣間,雪糕似乎是唯一的正答,所以還是有點遺憾的跳過了。

Whitby, North Yorkshire//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畢竟到Whitby,最最著名的食物還是Fish and Chips —海邊城鎮的海鮮自然有名,但Whitby的炸魚薯條在國內的名頭特別響亮,理論上是名店的集中地。旅遊書網站云云,總會介紹在港口大街旁的名店Magpie Cafe,但在這放晴日,店面前蛇餅的人龍實令人卻步。於是便到了另一同樣有被推介,同樣有隊伍列陣的店一試。(晚餐時份終究回頭到Magpie去—一天吃兩遍炸魚顯然不健康,不過一場來到就來個例外吧。)

拿著鮮炸的Fish and Chips,坐在碼頭邊緣上津津有味的吃,果然這店同樣不錯,但出奇的沒有等食的海鷗在這一帶徘徊。可能是被水上的划艇比賽所嚇到吧。不常見的,競賽的兩隊由海中心開始,以划回市中心為勝,感覺單是划到起點便而累得很,那裡還是比賽的氣力。

在划艇比賽的空檔期,轉而觀察一眾在碼頭旁釣蟹的小朋友們。明明「參賽者」不少,而且工具多是品質低劣的膠網膠桶,但釣蟹的成功率可是十分高,望望四周,一個失望的臉孔也沒有,眼睛們不是看著河水,便是在欣賞在膠桶中爬高爬低的小蟹。於是我也就把坐著的「絕佳地段」讓出給新來的小朋友們加入釣蟹的行列,而轉到防波堤去。

&nbspWhitby, North Yorkshire//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Whitby沒有例牌的碼頭,就連沙灘也只是河口的一撮(呃,後來被告知水清沙幼的沙灘不是沒有,只是沒看見而已)。可是要去吹吹海風還是不難。兩層高的防波堤,直延伸到海中心去,在最盡頭回望Whitby的景色的確不錯。

下午去了參觀活米村,到回程時有點懶惰,所以便在碼頭遊樂場旁的長椅上,在陽光低下看書喝啤酒便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