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最後邊疆記 — 邱吉爾堤壩
邱吉爾堤壩第四號 ,Scapa Flow
承上期,South Ronaldsay和旁邊的Burray雖是和Orkney大島分離的小島嶼,但卻是能坐巴士到達的地方;當中跳島連接的堤壩,既有幸冠上邱吉爾之名,自然有點名堂。
「歷史課mode啟動」:嗯,Orkney以其邊陲人少的位置,在英國教科書裡的出場甚少;即使以有在聽書的我所記得,大概只在世界大戰一課中當個打雜的角色:Orkney以其在北海以北,德軍出海口的戰略位置,島嶼之間的水域,水深港闊的Scapa Flow順理成章的是英國海軍的基地。
在一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艦隊被整列拖到Scapa Flow,等待各戰勝國的分贓—只是德軍有別的打算,在各國爭論完之前便率先自沉,實行「大家攬住一齊死」政策就算。所以到Orkney的旅客,亦有專程來潛水,一看百年前的德國戰艦群的。
到二戰前,德軍不想重蹈覆轍,在戰事初期派潛艇突襲,避開防禦網,擊沈了英軍戰艦一兩艘。消息傳回倫敦總部,時任總指揮的邱吉爾一想不妥,便下令建築連島的堤壩,一舉把出海口封死好了。然而把海打橫的攔著不是易事,即使用上戰俘的「協助」,建造堤壩也用上的好幾年的時間人力,要到德軍投降以後才正式啟用,果然是「有用」得很的軍事設施。所以美其名為戰略重點的堤壩,變成日常行車,若無戰事肯定不會成事的堤道。
這是從South Ronaldsay以北Burray的景觀。吃過午飯,在Orkney間遊覽其實很是空閒,於是心血來潮的在Burray這漁村中下車探探險。從看來是唯一的商店中買過雪糕,再沿著村落裡唯一行車道向Burray原來的碼頭到此一遊。
我坐在碼頭的防波堤上吃雪糕,回看四周的日常生活;碼頭上泊著架看來是家庭用的客貨車,家族兩大三小均穿一致的潛水裝,在碼頭旁清晰蔚藍的水上嬉戲;另一邊有家酒店,三層高的可能是村上最醒目的建築;裡面出來一列還在穿毛衣的長者們,排隊徐徐的步上旅遊巴。嗯,生活,正在這小島上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