もっと倫敦散策﹣博物館
說起到倫敦旅遊,不得不提她的博物館。在十大最受旅人歡迎的設施中,除了London Eye以外的都是博物館。(當然,這跟其他景點,例如公園等很難計算入場人數不無關係)。倫敦的博物館是世界一流水平, 在倫敦逛博物館是消磨一整天的好選擇。特別在寒冷,日落又早的冬天,有暖氣的博物館便成了一個我週未的好去處。大部分倫敦的博物館都是免費入場的,這又給了自己一個借口到博物館走走增廣見聞。 過了一個很空閒的星期的我,也到了幾知一直想去但總是沒時間/懶,或是很久以前去過的博物館。除了大英博物館,和前文的海事博物館及泰德現代藝術館外,其實倫敦還是很多值得一遊的展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上一次到那裏是上年,為了去看攝影展。不過那時沒多久留,也沒有為意這原來是一座設計的寶庫。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裝飾藝術和設計博物館,有超過450萬件館藏。當中幾乎有17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藝術和潮流展品,有以類型分類的(如金器館),也有以地域時間分類的(如印度館)。 我雖然不是設計人,但到裝飾房間之類的東東還有點興趣,而這是一個連燭台也有上千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博物館,自然而然一天很快便過去了。下層的時裝館也很有趣,說明了由17世紀以來西服的演變,從歷史書中的馬甲到現代的西裝也有。 另外,館中有個庭園和水池,有很多小朋友在玩水,胡亂的拍了幾張。還在館中見到宿舍的同學,可見大家都是一樣的悶,最開心的還是小朋友們。 V&A地鐵South Kensington站(Circle,District線)即達。依指示行隧道,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對面。 Imperial War Museum 帝國戰爭博物館 比起V&A,帝國戰爭博物館明顯是個更專門的展館。作為一個讀歷史的人,這樣的博物館當然是我的興趣,而且距離學校也不遠。可是那天還是初次去。 不用多說,看着地下大堂層中展出的坦克、大炮等,男生一定喜歡(這不就是二戰德國的獵豹式戰車?美國的M2?)還有其他數不清的,忘了帶相機真是一大損失。不過看着這些從前想盡辦法要毀滅對方的武器聚首一堂,倒也諷刺。 我先看了下層兩次大戰的展廳,它就像一本活的教科書一樣,透過當時雙方的武器、海報和文件等建構出大戰的歷史。雖然是位於英國的展館,但館中對大戰中英國無直接參加的戰線(如太平洋的海戰)也有深入的解識,而且也沒有掩飾一些英國失敗的行動,像是一次大戰中的加利波底行動等。早知考歷史前就來溫習一下嘛。下層最生動的展館是戰壕體驗:博物館把一戰中死傷無數的戰壕重建了一段。踏進去的時候漆黑一片,還真是很陰森的。槍林彈雨的聲音非常嚇人。 上到三四樓的展館,興奮的心情立時便消失了。三樓的畫廊展出的不是英勇的作戰,而是戰爭背後的慘況。無家可歸的平民,受傷的士兵...令人不禁問:我們打仗的目的,的理由究竟是什麼?為何人類總要打這種使人痛苦的仗?至於四樓,那是一個有關Holocaust 猶太人大屠殺的展館。不用多說,我只是沉默的看完,由納粹黨掌權開始迫害猶太人,到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死亡方程式。這裏提醒着世人,人類的戰爭中究竟實行了怎麼樣的暴行,不想記起,未敢忘記。 看完這博物館,發現它不是英國炫耀國力和勝利的地方(至少不完全是),而是一個提醒大家戰爭所帶來的禍害的地方。不要再犯這麼白痴的錯誤的地方。不要以為戰爭就像是打機一樣的地方。 這個博物館距倫敦市心有一小段距離,地鐵Bakerloo線Lambeth North 站依指示走,有一尊大炮的便是。另可從牛津街坐3號巴士, 同樣在見到大炮時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