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Temples

諾域治Norwich – 隱於市的名城

諾域治Norwich,是東英格蘭地區的最大城兼非官方首府,向來因在英國偏僻的一角,而不受遊客青睞。不久前有點無聊時隨意的到了一遍,發現那裡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內裡令人驚奇的有趣,是個漂亮得有點過份的古城,既然和倫敦的距離不過一個半小時,就來消磨一天半天吧。 從Norwich經典紅磚的火車站出發,嗯⋯⋯你大概會覺得我在撒謊。誠然,那一帶的建築和英國一眾城市都是同一個灰黑的樣。但你只要從火車站往舊城區的走,不過十分鐘的路程,兩旁的景觀像時光倒流一般退回古早世代,直至看見Norwich中世紀的城堡,漸漸的了解到,為何有說,Norwich是英國最完整的中世紀城市。 在那久遠的年代,Norwich一帶土地肥沃,農業蓄牧業蓬勃,再加上低地國家隔海相鄰,紡織業特別發達,是英國除倫敦以外最富庶的地區 — 有錢,自然有閒情逸致擴建家居,所以Norwich中世紀的建築特別多;只是到了工業時代,Norwich因地理不便,漸漸變成一片發展死水;不過發展不成又有其好處—舊城區多半避過近二百年來的新發展以至戰火空襲,保存著以往的模樣。 乘著到訪那天陰晴不一的天氣,在Norwich的舊城區裡,來來回回的遊遊蕩蕩。 趁著那時還是陽光普照,我先到了Norwich諾曼風格城堡去;這裡雖有千年歷史,但卻依然的聳立在城市最高點的一小山丘上。城堡內部目前在修補中,但我仍然依稀的能夠從腦海中拼湊中以往王公貴族生活的狀況。 小山丘的內裡被掏空,變成了城堡「地庫」,是Norwich市立博物館的藏身之地。展品雖然吸引,但老實說,我之所以逗留了好一會,多少是下雨天的關係。 有點餓,於是去看看Norwich的市場—數十個七彩繽紛的固定攤位,在市中心的廣場之中。裡面所賣的由最傳統的豬肉批店,到hipster十分的手工啤酒,再到目前英國周圍都是的電子煙店,七百年的古市場,還挺能應付現代的需求。 「下山」後,以為時間適合在中世紀的古樓群之一參觀若干,只是當天的天氣實在英式,雨下下停停的,做就了不少到商店裡避雨的機會。 大概因為是個大學城,Norwich市中心的書店和文具店,很有文藝氣色的。我沒有Norwich是個文藝城市這印象,於是對此發現有點出奇的驚訝,不過是個愉快的驚訝就是了。 若要選Norwich景點中的第一,那大概是Norwich Cathedral;在城市之中自成一角的恬靜,以我在英國的經驗之中是最宏偉漂亮的數個,和York Durham得佼佼者比得上之餘,參觀時不用入場費也不用和人迫來迫去。 就看看這個場景—這是Elm Hill,不過是舊城區的老街一條,拍照之前的一刻,我剛在某精品店中躲避忽然的冰雹。那一刻覺得這個城市,比想像中的想聽過的要漂亮得多。常說不能從封面判斷書本;大概也不能從刻板印象判斷城市吧。 也好,又有到新城市的好藉口。旅行之間能尋找到的,又不止是一個Social Media Post。(呃—當然這也是個Social Media Post)

不列顛・最後邊疆記 — Orkney的意大利

你被運到敵國的戰俘營裡。你被送到最北最北的,你在腦海中地圖也找不見的某個小島。這裡很陰很濕很冷,時時不見天日。

在倫敦中心尋找「小東京」

縱然沒有瞬間轉移裝置,但倫敦可是個世界大都會,要在城市中尋找日本的角落卻也不是難事:博物館、庭園以至書店等,就讓我一一介紹吧。

Escape to Tokyo: Japanese Cultural Portals in London

Although I don’t have a teleporting device, I do live in the metropolis that is London. Since moving back from University, I’ve steadily accumulated some favourite locations for those who like me would like to escape to Tokyo one afternoon at a time. Monuments, gardens, shops, all things in Japan, this side of the world.

日本四人行記﹣奈良的古剎

  前一天的疲累,使我們遲了很多起床。原定早上再到京都看山鉾巡遊的計劃,因為十時多才來到京都所以沒多看。是日目標是京都的漫畫博物館。京都這個城市倒也有趣,作為日本的千年古都,在成千上萬的寺廟和歷史建築當中,居然有這麼一座現代次文化的重鎮。 不過我不是漫畫粉絲(四人中迷動漫的人倒有),所以我就企在後方,不阻擋視線,讓漫畫飯們看館中一排又一排的漫畫。由四十年代到現在的漫畫都有,最特別的是館藏中有人氣漫畫的外國翻譯。結果我拿着一本中文的足球小將在看。上層還有繪本的展覽。 在京都站地下街隨便找了一家午飯,便轉乘近鐵到奈良去。由於時間關係,遊程主要集中在奈良公園一帶。出閘(近鐵奈良)後沿大路直走便是東大寺。此時,跟奈良的鹿相遇。經宮島一役,它們就被我們叫成狗了。 啲狗好可愛呀 XDDDD!附近有個指示牌說明公園內的鹿是野生動物,有可能攻擊人,要遊人們小心云云。牌上描述了四種鹿的攻擊,分別是(據其中文)咬人,踢人,沖撞人,和  頂人 幾大寺廟之中,先到了東大寺。 在佛教的寺廟當中,東大去可說是日本中最重要和最有歷史意義的。它在公元752年建立,對當時政府的影響力非大常大。雖然現存的建築物只是原建築大小的三分之二,但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 看回照片,總是覺得每逄我們參觀寺廟的時候,人總是不太多,所以能感受寺院清幽的氣氛。但東大寺實在是太大了,令的想起故宮的建築。在寺的大廣場,總是讓我覺得很嚴肅。 接着沿奈良公園的樓梯上行,的鹿群旁慢慢的散步到春日大社,平安京(奈良是日本首都時的名稱,自建都至今剛好一千三百年)的神社。附近的森林自九世紀以來便禁止砍伐,所以茂密的樹林中棵棵也是千年老樹。也許時間有點晚(四時多?),我們爬樓梯以至踏進春日大社的範圍內,幾可說沒有見得一個人。 步入黃昏,氣溫稍降,舒服的遊走於紅色的回廊樑柱和一片綠的樹林之間。沿途兩邊密密麻麻的長明燈很有特色,數量之多,很難數過來。 慢慢的從靠山的春日大社走回來,向車站的方向到興福寺。興福寺是與平城同時於710年建立,原是藤原家族的寺廟。現在最著名的是保存下來的三重塔和五種塔。 在我們拍照的時候,有一隻鹿走了過來。我們跟它拍照的同時,它忽然張口要咬!也許它以為有食物吧,事實上也有看到賣鹿飼料的錢箱。最後,它吃了我的地圖... 下期:驚心動魄的海上漫步!

日本四人行記﹣傳統.宵山

  午飯後去了金閣寺。事實上,那天剩下的行程很遊客,就是搭京都巴士去這裏去那裏。然而(因為是節期還是平時也是這樣?)地上交通繁忙,故此也有坐地鐵。京都的地鐵線路不多而且車資不便宜,可是拿着Kansai Thru Pass任坐便沒有問題。坐幾程便回本。 廢話不多,直去照片吧。

日本四人行記﹣京都的晨光

晚上十時多在廣島上車,巴士在清晨五時帶我們回到大阪站櫻橋口﹣第一天出發的地方。適逢京都最大的節慶﹣祗園祭的最後幾天,大伙一早決定要到京都。由於是節期關係,我們預計到處都會是人山人海,跟古都之美好像有些格格不入。(事實上,夏天的京都什麼時候都是人頭湧湧。)

日本四人行記﹣原爆ドーム/宮島

第二天起來,天空還是陰陰沉沉的,不過我很慶幸沒像前一天下暴雨。即做廣島是一個很受外國遊客青睞的城市,也許是那場雨的關係,看到的遊人不多。 在Mos Burger吃個漢堡。 值得留意的是,很多廣島市電的電車都不是原地的產品。(大都捱不過原子彈)。戰後很多日本城市都把它們的市電拆了,但廣島卻反其道而行重建了它們的網絡。於是很多城市都把它們不再需要的電車送到廣島去。那天坐的來自京都市電,也見過大阪和東京的。   坐電車到了原爆記念館和平和公園。 這便是著名的原爆ドーム。原來是廣島縣政府的建築,也是少數在原爆衝擊波肆虐之後沒有倒下的,所以被保留下來作為原爆的紀念物。     接着到了平和資料館。來到廣島,實在一定要到這裏參觀。展館分為東西兩翼,展出了美軍選擇轟炸廣島的原因,和原子彈所帶來的破壞。我們四人在那裏看了一個上午,出來的時候,都出奇的安靜:實在不知道說什麼才好。核能真是一種危險的資源,從褔島核電廠的事件來看,人到了現在還沒有安全使用它的方法。可是好幾個國家擁有足夠把地球摧毀無數次的核武器。它們的存在,正正是地球的危機,雖然「冷戰」一詞我們好像很遠。     紅球便是Epicenter。 看完一段沉重的歷史,我們續坐電車到了宮島。嚴島神社,和它那個醒目的大鳥居,是日本的標誌之一。在明信片上,除了富士山和東照宮,最常看到的總有它。要到宮島,要先坐電車(或是JR)到宮島口,再轉乘渡輪。慢慢接近宮島,那大鳥居便看得愈清楚。這裏就能看見古人的智慧:鳥居一般來說都建在進神社的路上,既然參拜的人都來自對岸,那就把鳥居建到海上去。   宮島同樣遊人不多,沿參道好些店舖也沒有營業,但很反而令到神社看來更神祕,和一個更舒適的遊程。島上有很多鹿,但某位朋友(一樣唔開名)卻指着它們大叫是狗!     另外在島上試了名物﹣蠔和雪糕。從蠔店是唯一要等位的店子來看,應該不錯。吃來很新鮮,但個人覺得不太特別。至於雪糕嘛,某人可否選好吃什麼?     下回預告:背景無人,冇Photoshop的清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