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November, 2011

IU 回歸作 《You & I》

溫馨提示:本篇文章為興奮筆者的(極度)主觀感受,如閱讀後有任何不適,請馬上停止閱讀。 等了九個月,終於等到IU的回歸之日了! (放煙花慶祝中)   IU是我鄰房的韓國人介紹給我聽的,之前對韓樂的認識僅限於幾個大路組合的我,只是聽了她一兩首的歌曲便覺得她的歌唱技巧驚為天人。剛開始聽的是她的出道作﹣Mia,一首跟他的年齡實在不相襯的歌,為什麼會唱上一首淡淡憂傷的歌曲。於是我便開始在YOUTUBE 上搜尋她的片段,那一首首的歌曲在我溫書的晚上陪伴着我。後來經過和2AM成員任瑟雍合唱的잔소리和上年GOOD DAY (和那致命的三段高音)兩首大熱的歌曲後,年紀小小的她就成為了在韓國家傳戶曉的女歌手,還吸引了我這樣的海外粉絲。 這次的回歸大碟名為Last Fantasy,我想所指的是她在20歲成年前的最後夢幻吧。(韓國使用虛歲,也就是指出生的時候已算成一歲,及後每個新年時再增一歲。因此,雖然IU是93年生,明年她將是20歲。) 本次的主打歌名為You & I,幕後的製作團隊是Good Day的原班人馬。說的是一個奇幻的愛情故事:女孩暗戀着一個一直沒注意她的男孩(個人對男孩睡着的理解)。為了認識他,女孩用時光機回到未來,跟男孩在未來相遇。另外,IU這個名字不就是代表 I 和 YOU 永遠在一起的意思嗎?也許(文學賞析MODE啟動)歌曲的另一層意義,就是希望自己的歌聲能使不認識她的人產生共鳴? 好像有點離題了,還是說說MV吧。承襲一貫的歐洲精品式設計,整個場景的設家十分華麗,活像一部童話。時光機和模型火車等的玩意一樣不少,實在使我很想在那房間內待上那麼的一會。另外,我也很欣賞在把工作人員的名單附在MV最後的做法。當左面出現NG片段,右面出現片尾字幕的時候,是很難不把這MV當成電影的吧? 不過,那首真的有夠像Good Day的,無論是在音樂上還是MV的拍攝上。不過,既然我喜歡這樣子的曲風,我就不加以計較。想聽不同的曲風,大碟的其他歌也能夠滿足你吧。 現在最期待的便是下週末的現場表演! 以下的是MV及韓文和中文歌詞。我不諳韓語,下面的中文是我從英文翻過來的。Disclaimer: The romanisation a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s from http://nafatihah.blogspot.com/2011/11/iu-you-and-i-lyrics-and-translation.html, I… Continue reading

如果你很難熟睡

如果你很難熟睡,那宿舍絕對不是你的最佳選擇。如果你是那種需要全黑或是沒有聲音才能入睡的人,寄宿便會是你的最大惡夢。 星期五,十二時半。正當你上完了一天累死人的課,又打了不知多少個小時的運動後,最想念的當然是那柔軟無比的睡床。 不幸的是,你那的友善的同房們卻要把房間變成二次大戰列寧格勒的戰場(Call of Duty?!),或是更慘烈的硫磺島戰役。又或者是跟怪獸們搏鬥的聲音。震耳欲聾槍聲是少不了,不過,這還沒有包括他們戰死時粗口橫飛的大叫…結論就是那天到了五點還沒睡。 又或者,當你終於睡著了的時候,火警鐘忽然大作(英國的火警鐘聽起來像prison break),將趕著去和周公談天的你拉回來。你恐慌的逃到外面,才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場演習,全由某人忘了拿放在多士爐的麵包。這時的你,恨不到用火把整個宿舍都燒掉。 因為,宿舍從來都不是寧靜的地方。如果你要關燈才能睡著,又跟其他人同住一房的話…小弟曾有一次和室友們鬥氣,怎樣也不肯下床去把燈關上,結果燈就這樣開了一整晚,簡直就是浪費地球資源 一個人自住一房便是王道?非也。試想像一下,如果你的鄰居每晚用Linkin Park的音樂大聲轟炸,以宿舍只用那種薄得可以打穿的牆(這是事實...)來分開他們的事實來看…你還是要氣憤難平的走下床,到旁邊的房間去,用各國語言大聲鬧個十分鐘,然後拖著累透了的身子去睡。請容我提醒你,這情況可是每天都會出現。 幸好,小弟是一頭睡覺怪物,一但上床便立時進入昏迷,因此只會擔心火警鐘也吵不醒而已。

志趣 以前的BLOG

近來事忙,而且不太順利。以至,有時候的心力不足,心情不太好。這類型的日子,相信每人也會有。有時候,明明不順利只屬無關痛癢的小事,但總是無法釋懷。一向知道自己的性格非常負面,任何事都會向壞的方向想,而且對自己要求高。我想那是 因為我很怕被別人取笑而保護自己的方法吧。 每個人都有應付這類不順時刻的方法,它們又被稱為志趣。跟興趣不一樣,志趣不是一時「興」起的事情,而是立「志」要變得/做得更好,但又算不上是正業的事情。這有可能是運動,或是任何一樣本世代的小孩們被迫着學習的東西,甚至是一些在旁人眼中再無聊不過的事情。聽聞李家誠喜歡組裝相機,曾蔭權喜歡擦鞋(請各自表述),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的志趣本來有好幾樣,單是運動也有兩個。不過,在我愈發着緊比賽成績等的東西的時候,它們不再是一項減壓的志趣,反而成了壓力的來源之一。漸漸的,真正能稱得上是樣志趣的,就只有把東西寫下來一途,縱然我的文筆算不上秀麗。 今天忽發奇想,上網去找以前曾經寫過,已經爛尾了的BLOG們(汗顏的說,有好幾個)。有一些甚至連網址都已經忘掉了,憑着電郵地址才把它們找回來。 看回以前自己寫的文章,真是既奇怪又奇妙感覺。原來以往的我跟現在一樣,很喜歡發牢騷,特別是抱怨睡不夠,還有把每件事情也看得很認真。也許是太過認真了。 也寫了一些很好笑的話,現在看來還是會會心微笑的東東。節錄在下: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聽起來就像咸豐年間的情書…可是冷時在大雪旁溫暖的Coffee Shop細味一杯熱Mocha,或是來客士多啤梨雪糕,也是人生一大享受。因為吃士多啤梨雪糕的時侯,周圍也很溫暖。今天我也嘗到了一個跟上述事件一樣難忘的事件。在這個特別冷的冬天,外面開始結霜,令人不想離開睡床的時侯。」 上面的難忘事件,可是宿舍沒有熱水的冬天。看到這幾行字,又想起了那時的慘事... 「當冰凍的水在的在身上流過時,那感覺是難以形容的,是難以形容的恐怖。結果我不停的尖叫將的的同房都吵醒了。當我跟他們說的時候,房間立時媽聲四起。看看天氣,原來外面只有三度。我火速的把我能看見的衣物都穿上。不用兩分鐘,我變了一隻果蒸棕。」 慢慢的看這些以前的牢騷,發現以往很多埋怨。在那裏說成比天還重要的事情,到現在己經忘得一乾二淨了,可見以前的我真的是年紀小呢。 在一篇跟地理有關的文章裏,我寫下了以下的一番話,現在看回來也是很喜歡的話: 「對我來說,看地圖,說像是一個免費的IMAX影院。透過它,我可以從家中漫遊全世界。因此,在我年紀還很小的時侯,我已把世界地圖念得爛熟,可以隨 時的找到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這些國名相近的國家,也能指出尼羅河和亞馬遜河的位置。可以,我最喜歡的活動是自己畫地圖,主要是地鐵圖,那麼地圖已不再是紀錄地貌的工具,而是創造世界的方法。」 到了現在,我再沒有畫地鐵圖,而我創造自己的世界的方法,也由畫變成了寫。

在倫敦坐巴士

我對交通工具有類難以說明的情意結,由小時候畫地鐵,以至把玩的小車開始,一直到現在賴以回家的飛機,它們總是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裡。縱然我對機械沒有認識,在我到外地旅遊時會,跟交通有關的東西總會特別注意。 月前曾經寫過在倫敦坐地鐵的感受,今天想說說另一樣:巴士。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要提起倫敦,腦海浮現的影像總少不了那紅色的雙層老巴士,Routemaster也。早在1954年初次登場的它,由於專為倫敦而設計,而且已在倫敦服役了超過50年,所以早就成為倫敦的其中一個標誌了。 http://www.smittenbybritain.com/wp-content/uploads/2010/05/routemaster_s.jpg 上圖的159號是我偶而會用到的路線之一,只是著名的Routemaster巴士早已不再行駛這線了。我一般坐的,除了是紅色,和體型略小以外,都是跟香港沒有大分別的箱型巴士。Routemaster被淘汰的原由有二:一是因為巴士出入口的後面,需要車掌和售票員各一,成本太高;二是因為它沒有低地台不便傷殘人士乘坐。不過,在標誌性的巴士退出日常路線後,它們改行了兩條倫敦兩條文化路線,有如新巴和中西區一帶的觀光巴士一般。可是,它並不是專為遊客而設的路線:它的收費方式和普通巴士一樣,也能用月票,所以每天在它的上層上下班仍是可能做到的事。 不過,住在城郊的我基本上很少見到雙層巴士。由於本區沒有地鐵,所以有幾條連接不同鐵路車站的巴士路線,也是我「賴以為生」去買菜時會用上的路線。因為乘坐的人數不算多,用了多是小巧的的單層巴士,有些更只像小巴一樣長,只要一道車門。因為行駛的多是泊滿車的住宅小路,所以也不快。坐在它裏面,慢慢的穿過一排又一排的房子,只要不是在趕時間,倒是個很悠閒的節目。 所為一個學生,巴士幾可說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免費。所有12歲以下的小朋友都不用付費。而只要有倫敦的住址和學校證明,去申請一張蠔卡(就是英國版的八達通)便也是免費。這實在是十分方便:有時候到倫敦走走,不但來回交通費雙零,只要走得累了,又或是迷路了,隨便坐部巴士便能回到熟悉的地方。 既然是在路上走的交通工具,準時是種奢侈。錯過了班次、或是它們等很久都不來,一來便一次過出現好幾架之類的問題自是屢見不鮮。只是和在地底,沒有手機訊號的地鐵月台,站在街上可以以上網解決問題。不久前,倫敦推出了巴士追蹤服務。只要在手機上輸入所在地,它便能幫你找出下一班車到達的時間。香港也可考慮推出這樣的服務吧(還是已經有了)? 不幸的是,這解決不了巴士不來的問題...

倫敦博物館 Museum of London

似乎每個週未在倫敦亂逛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時候,約在中午出發,原定只有一個目標:其他的,就等去到才決定吧。在秋來冬至的十一月,日間的天色尚算良好,只是太陽在約四時多便早早下山,以後等待着路人的便是冷冷的風。在這個時候,室內的展覽場地便成為了一個好去處:所以近幾次的目的地都是博物館之類的設施,貪其有暖氣,又是值得發掘的事情。而且大部分也是免費入場。 http://www.jobsbump.com/wp-content/gallery/default/museum-of-london-jobs_1.jpg 上週未的目的地是在倫敦市內的倫敦博物館。雖然倫敦擁有多座與歷史有關的展館,但多數都與它自己的歷史無直接關係。這裡卻是從史前時代開始,將泰唔士河河谷以及建於其上的倫敦的歷史對遊客們細細道來。那些對倫敦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事件,不論是羅馬人的來臨、黑死病還是將倫敦付之一炬的大火,這裡也有詳盡的描述。 相對於大英博物館等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的博物館,藏身於商業區一角的倫敦博物館人流不多,即使星期六下午造訪,館內也顯得靜悄悄的。不過,這樣也給我更多的空餘看展覽的物品。這裡跟香港的歷史博物館有點相像,主要展出的都是重建的模型和以往生活的陳設等,而不是特別的一件展品。這裡只是想簡單的,依時序把倫敦的變遷介紹給大家,以教育為目標。而這些模型也使我對這些遙遠的歷史(特別是羅馬時代的)有了更圖畫化的認識。即使以經過了幾天,我還能記起不少看過的細節。我想,這裡應是小學生常來的旅行地點。 特別喜歡博物館將維多利亞時代(約指1837﹣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時期,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最高峰)的倫敦一角重建出來的幾條小巷。一走進去,我便像坐上時光機般回到百多年前的英國一樣。不論是別上被維多利亞女王徽章的郵筒,還是以往的玩具,這些從來只在教科書上出現的東西都一一在我的眼前重現,實在是有夠興奮的。 倫敦博物館應該不在尋常遊客的倫敦行程表上。事實上,如果對歷史沒有一丁點的興趣,那實在沒有必要來參觀。不過,如果想了解為何倫敦會像現在一樣,那這裡會有答案。 倫敦博物館剛好在St.Paul、Barbican和Moorgate三站(全部為地鐵)所形成的三角內,參觀詳情可參考官方網站(英文):http://www.museumoflondon.org.uk/ PS 他們發明了一個名為Street Museum (街頭博物館)的App,只要在地圖上選擇地區,再用相機瞄準街景,它便會顯示同一地點同一視角的歷史照片。可惜目前只有iphone版,無緣試用…

第一次看歌劇

倫敦自稱是頂級的文代都會,而對歐洲文化來說,歌劇便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因此倫敦的歌劇和歌劇院也在世界的一級水平。不過,真想不到這一切一切會和我這種和藝術扯不上關係的人有關。我居然去了看歌劇。

看英冠

  英國絕對是一個熱愛足球的國度,從擁有世界上其中一個最佳的聯賽便可略見一二。每個星期的比賽都是菜餘飯後的重要話題,至於那幾場大賽,例如曼徹斯特打呲更是眾人的焦點,即使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數十到數百英鎊一張的大賽門票仍然是一票難求。除了天氣之外,足球也許是英國人最愛談論的話題。在英國這個冬天無甚可做的地方,運動便是唯一的活動了。

日本JR最南線路-指宿枕崎線

是掘回來的舊文。這不是我第一次嘗試寫blog,只不過,以往很多次都是爛尾收場...趁還能找到這篇,立時貼上來,免得以後又忘掉。要是這樣的話,就不知道何時才再能找回。  (07年,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旅行文章目錄

 (攝於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 我一定是個很喜歡去旅行的人。多點了解這個世界,多看一點,認識一下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習慣向來是我的目標。「旅行」不一定要是花重金出國享受(當然也可以是),甚至不一定要離開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城市,有時候,即使是自以為很熟悉的地點也有無盡的新事情可以發堀,畢竟除了流行的,日常所見的,我對倫敦,甚或是香港,所知的又有多少呢? 正如《辭海》所說,旅行是「為辦事或遊覽而去外地...能增加知識,擴大眼界,鍛鍊身心」的一樣活動。 我對旅行的興趣也源於對歷史的興趣,也可能是相反。歷史這樣東西不是記錄能所取代的,只好親身所至才能了明白歷史的震撼和感動,這也是我很喜歡到別的城市,和自己的城市探索的理由。「走訪古蹟,見微知著,更可從一小塊時光碎片,推敲一幅歷史宏圖。」(自《香港集體回憶》,葉一知著) 既然記錄不重要,那為什麼我還要寫下呢?除了和墾丁前文所說 ,「寫東西已經變成我很享受的,一面寫一面會心微笑的事情,也是目前聊以自娛的一個方法。」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希望看到這裏的文章以後的你,會對那些地方感到興趣,從而自己再去。 這篇文章會不停更新,以下是本家所有和旅行能掛上關係的文章及連結(依時序)。 日本四人行記(2010夏),這個博客源此而生,是我和幾個好友的日本之行記錄,有另一目錄頁:遲來的日本四人行記﹣序篇 (目錄更新)  西班牙獨行記 (2012春),我第一次獨行的旅程,目的地是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露西亞。終於全部寫完了,詳情可看上頁。 舊九洲遊記,在舊博中找回的文章,文筆很恐佈,但還可以看看照片吧? 我的畢業歐遊 (2012夏):畢業旅行,去的是西歐和中歐,身邊的是幾個「出生入死」的老友,極慢連載中。 關西遊學紀行   (2012夏):到日本住homestay,和教英文。 TOKYO WALKS(2013夏):最後的東京 其他和日本有關的文章: (很久以前):鹿兒島縣 日本JR最南線路﹣指宿枕崎線  (2011夏):日本和台灣  (2011夏):三重縣 桃取 桃取漁港看不到日落 (2011夏)台灣南北行: 墾丁 墾丁,原來,美麗就是這個意思 高雄 旗津 變成當地人遊高雄  淡水老街 淡水海邊…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