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May, 2012

七年總結:我和學校

隨着星期二最後一個上課天的過去,我七年的中學生活已正式的結束了。雖然餘下來還有考試,但已經不用再上課。 說體育館的一篇中曾提到,我對畢業這兩字還是沒有太大感覺。確實是畢了業的現在也是一樣。但是,想到要離開這個每天待着一共七個寒暑的地方,不捨得總是有點的。 不過, 畢業既可就是離別,也可說是啟程。有時會因離別而傷感,有時卻會因擺脫而雀躍。 現在的我,和七年前已前很不一樣。 來英國的最初,我和我的同學們總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畢竟在一個全新的國度嘗試學習全新的一套處事方法,是需要好一點時間的。那時候犯過的錯誤也絕對不少。記得有一次,在某份英文功課(又)拿到什麼低分以後,老師叫我要「Put your socks up」。這是一句諺語,意思指要更努力。可那時不懂什麼諺語的我以後那是個直接的提示,於是我便照做把我的襪子拉高了。經此一役,說是為了更好的融入也好,或是單純的不想再讓別人笑也好,我便開始努力的學英文,特別是有了中一二空閒的時間多看書。後來,到了中二的大考,我居然是班中英文考第二的。(特此感謝沒有溫習的同學們)。現在自問英文流利,不但打開了和世界之間的一扇窗,還讓我跟同學們混熟了。 在英國的目濡耳染下,漸洲的我的生活方式愈來愈要像個英國人。喜歡運動,喜歡陽光,對本地的流行文代,例如電視節目等總算有點認識。學科上的選擇也是一樣,脫離了傳統香港人的科目,轉讀了一些真正有興趣,但在香港讀不上去的,就像西班牙語。有些同學對我的選科能到十分驚訝,甚至偶然會彈一句:「Justin你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沒有修物理和化學?」對此我只能故作認真的回一句:「誰叫英國的教育摧毀了我對數學的認知。」這也是我和朋友之間經常說笑的話題。 Leavers Day不用上課,是大家最後一起玩一次的機會,其中最重要的活動要數Leavers Revue,一個讓同學或是老師們表演的場所。其中個歌曲和不同的搞笑場面我都樂在其中,裡面說的in-joke也聽得懂跟着一起笑,也為有在整場表演中出過鏡而由衷的感動高興。到了指畢業照的時候,忽然想到這可能是全級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聚在一起的時光,總算真的是這個群體中的一份子。 雖然待在宿舍的時間還是十分多,但我對在校內最少擁有幾個熟諗的英國朋友感動高興。說真的比很多比我遲來的宿生幸運,級上的人我都認識,沒有局間在宿舍的 圈子裡。對我來說,留學是個來走出去,了解我所在的世界的機會。假若來到了卻沒嘗試認識所在之地的事物的機會,那就失去了留學的原意了。不過,同時也認識 宿舍的人也是十分重要:重要到真的離開以後再談。 當然,畢業了也代表不前再擔心很多事情:什麼留堂,吃飯時間,老師們不可理喻的懲罰等等,數之不盡,所以應是要感到「脫苦海」的。但已經進入了回憶階段的我,實在有點懷念。回憶就是這樣,叫你回去再來一次你肯定不願意,但總會留戀。 臨離開以前,大家都把Yearbook交給不同的同學去簽。寫着的也許只是句「All the BEST!」,或者只是簽了個名,再說了一兩句再見的話,但心意上總是好的。由今天開始,我們這一群因不同理由而聚在一起的人將會開始走自己的路,有到劍橋的,也有到外地工作旅遊的。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和這些即將四散東西的學友們聯絡實在不難。所以,我們必定會再見的。 上篇留學指南:十個省錢遊倫敦的方法(上)

十個省錢遊倫敦的方法(上)

倫敦是英國以至歐洲其中一個最受遊客歡迎的城市。我在倫敦居住多年,在漸漸習慣在這裡生活的同時,還花了很多時間當起觀光客遊覽倫敦不同的地方。可是,它隨之而來的高昂旅費也時常讓人吃不消。現在有了經驗以後,才發現原來會省點錢遊倫敦還是可行的。以下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方法。 大英博物館

西班牙獨行記﹣被遺棄的格拉納達.Sacromonte

從阿爾拜辛再往山上走,便會到達Sacromonte,吉卜賽人的社區。一個像遊戲一樣,依山而建的洞穴城市。 Sacromonte的原意是聖山,因為這裡是格拉納達的主保聖人聖凱西略相傳的殉教之地﹣聖山修道院的所在地。然而,來這裡的時候,吸引眼球的肯定是那一排排建在山內的房屋。在天主教徒收復格拉納達後,連同阿爾拜辛在內的穆斯林社區便失去了其過往的光輝,也漸漸在變成了當時被唾棄的吉卜賽人的居住地。因為西班牙的天氣十分酷熱,這些什麼都沒有的人便住在岩洞裡,不但較清涼,還總比流離失所更好。後來,到了19世紀,他們在山坡的軟岩上挖掘洞穴,建造自己的家園。幾個世紀的迫害,使這裡不但成為凝聚吉卜賽人的社區,他們還在這裡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文化﹣例如佛朗明高舞蹈。 而到了現在,因為租金便宣和位置優越等因素,Sacromonte還成為了一個藝術家的集中地,西班牙中常見栩栩如生的塗鴉壁畫在這裡隨處可見。那天參加了一個Walking Tour,到帶我們看了很多別樹一格的作品。 在山腰的Camino de Sacromonte出發,走了不久便到達了Sacromonte白色小屋的集落。這裡已是文明的盡頭,放眼向前望,只會見到環繞屋子的綠地。從遠處看來讓我想起了九份,但可能是早上的關係,整個地方靜悄悄的,只有領隊的幾句介紹聲,和我們隨行幾人的笑聲。可是,這樣就更能感受這裡像畫作般的美了。看着就在山另一邊的阿爾罕布拉宮,我不禁細想在這裡居住的畫面,每天早上迎接我的除了如斯美景,還有普照的太陽。 從Sacromonte看Alhambra。 山上還有不少佛朗明高的學校和表演場地。因為旅程接下來會到西維爾,我就沒有在這裡看了。不過,聽聞此處的表演水平也是一等一的。 從最盡頭的白色山頭往市區的方向走,中間穿過還是一座座的岩洞之屋。這裡的房屋明顯的更地道,在更有人居住的感覺。例如,在還會一片白的山上,總會見到一兩支電視天線,想來這裡的人也是現代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吧。一路上還見到了很多壁畫。 領隊把我們帶到了一間屋子的門外,說這裡是他朋友的家,我們可以去參觀一下。裡而居然有一架金色的保時捷。出來迎接的是一位年過花甲但身體十分清健的老先生,想來年輕的時候是個嘻皮士。見到他興致勃勃的介紹自己的房子,我便不好意思推卻而進去一看。想不到裡面是如此現代化。誠然,房間在陳設還停留在六十年代,但裡面不但有電視,甚至還能上網。 如果房子不夠用的話,只需再掘深點便可以了。(對於我們香港人來說,可以這樣便實在太過不可思議)。除了沒有窗以外,這樣和普通的房子沒有分別。 我們一行幾人站在他的客廳中,聽他訴說他的故事。 老先生的名字叫什麼,我已經記不起來。但他的故事我還記得十分清楚。他是墨西哥人,年輕時到了印度做義工,一做便是三十多年。在印度,他和世界各地的義工們合作,幫助當地的兒童,基本上奉獻了他的一生。我相信,在席的各人和為他的精神而動容了。要改變世界當然很難,一個人的力量也許真的很渺小。但只要堅持信念而努力的話,我們總能做得更好「我們需要的是和平的信念和實踐。」他說。 臨行前,他千叮萬囑我們,記得要把水樽裝滿才離開,天氣太熱,小心中暑,還用了團中各人的語言和眾人道別。我教了不懂中文的他一句「謝謝」,也許總有一天會用得着吧。 就此,我結束了在格拉納達的三天。這個城市絕對的使我大開眼界,也是將來想會回來重遊的地方。這裡有的不但是令人驚訝的美麗建築,還有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我的下一站是科爾多瓦(Córdoba),曾幾何時西歐的最大城市。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普通人的格拉納達.阿爾拜辛本系列下一篇文章:文化交匯之地.哥多華

西班牙獨行記﹣普通人的格拉納達.阿爾拜辛

考試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茶,只好耽誤一下這篇遊記的更新了。然而,7月前寫完的目標應該還可以達成吧? 在參觀完舉世無雙的阿爾罕布拉宮後,我依着西班牙人的習慣回到了旅館小休一下。因為天氣酷熱,西班牙人的作息時間和北歐國家十分不同,在下午4時到7時左右是休息的時間,大家都會回家,店鋪也不會營業。在旅館裡面的漂亮的中庭上了一會兒網後,我便出發到格拉納達另一世界遺產﹣阿爾拜辛(Albayzín)。 若果阿爾罕布拉宮代表的是摩爾宮廷在西班牙留下的光輝印記,那阿爾拜辛的故事要地道得多。 阿爾拜辛是穆斯林在格拉納達的住宅區,和阿爾罕布拉宮中以一小小的峽谷相隔。因為是摩爾人時代的聚區,所以建築物在保留了北非式的大體外,還加上了很多安達石西亞特有的標誌,形成了自此一家的「阿爾拜辛風格」。走在街頭,仿如置身在摩洛哥的市集之中,但旁邊一座座的教堂卻又對我申訴着這裡是天主教的地界。 阿爾拜辛區正如很多舊區,都是在橫街窄巷縱橫交錯的迷宮,即使自問方向感好的我也容易迷路。雖然,在這上小區中迷上路在亂走,看看沿路的風光,也是在不錯的選擇。然而,趁着黃昏天色,我還是走了最遊客的路線,先到了聖尼可展望台(Mirador de San Nicolas)。聖尼可展望台可說是阿爾拜辛中最大的遊客景點:它是看阿爾罕布拉宮的最佳位置。由於終日遊人絡繹不絕,要前往那裡十分容易,只要順着人潮一直往上走就可以了。 一到達那裡看了一眼,我就明白為何這裡會是格拉納達的旅遊熱點了。這樣的風景,走上來的汗水真是不杠了。旁邊還有彈着結他的老先生,賣着各樣小手工藝的年輕人,大家一同享受這裡的風景。 之前說過,一個人去旅行找飯吃是其中一個最麻煩的地方。旅館在晚上搞了一個格拉納達的tapas之旅,我便去跟了隊。所謂tapas簡單來說就是伴酒菜,那種類之多是西班形人社交聚會時正餐。再加上在食物跟飲品一同收費的原則,那晚無可避免的喝了很多XD。此外,我還是各地酒吧中結識了很多同路人,開始了這段旅程認識新朋友的先河,特別是和兩個德國來的女生。說來好笑,大家搭上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抱怨上網太慢。 聽她們說,明天會有一個參觀阿爾拜辛的免費Walking Tour。與其獨個兒挑戰那個迷宮,我想也不想便決定加入。所以,在第二天的早上,我又回到了阿爾拜辛。只是,同行了除了那兩德國女生,還有很多來自五湖四海,但同樣被格拉納達的美景所折服的同路人。就連領隊也是旅居此地的捷克人。 結果行程的第一個目的地還是聖尼可展望台。在中午時分造訪的確和黃昏有分別,人更少更清靜。再多拍幾張照片後,領隊便帶我們到了在附近的清真寺。在基督徒重奪格拉納達後,所有的清真寺不是被摧毀,便是變成了教堂。這座清真寺是近幾年的新建築。裡面的花園和在城中各地看到了如出一轍,只是它不是古董,而是全新的。 (在格拉納達,水是珍貴資產,比啤酒要貴。所以每之看到水源都會年水樽裝一點。) 之後到了Plaza Larga,這裡是阿爾拜辛居民活動的中心,和展望台那邊的遊客區雖然只是幾步之隔,但相對地平民得多。那天還有一個小小的市場在營業。我們還經過了很多我說不出名字的橫街以後,領隊便帶了我們到在阿爾拜辛北端另一個長年被人遺忘的區域﹣Sacromonte,吉卜賽人和佛朗明哥的世界。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穆斯林的格拉納達(二)赫內拉利費宮本系列下一篇文章:被遺棄的格拉納達.Sacromonte

七年總結:我和體育館

隨着GCSE的同學們開始了exam-leave,我在校人生的最後一個考試季節,和最後在校的時光也正式揭開序幕。(當然,像奧運會一樣,總有些項目在開幕禮前已開始,例如我的西班牙語口試)畢業這兩個字雖然仍然陌生,但還是漸漸感感到它的來臨。現在就開始來為到目前為止我在英國的人生來個總結吧。 我的學校很奇怪,也許是場地不敷應用,考試的場所竟然是體育館。所以,考試既然已經開始,我在學校的體育生涯便已正式結束了。想起來也有些傷感,因為體育館可能是我除了宿舍以外在這七年來渡過最多時間的地方了。至於為什麼常常會在體育館待着,那得從「遠古」年前說起。以前的我並沒有擅長的運動,就是喜歡跑來跑去。小學的時候接觸了足球,發現自己很喜歡左飛右撲,所以便順理成章的成了守門員。當初來英國的時候,光是想像每天都可以踢足球便夠我興奮的了。初來報到不久,我便在宿舍的後花園和新認識的朋友們踢起球來。雖然我是當中年齡最小的,但除了守門外什麼也不懂的我還是當仁不讓的擔當了門將的位置。想不到,在我跑去拾球的時候,冷不防被別人隨意踢過來的籃球正中眼角...於是我來宿舍的第一天便「爆缸」了。 然而,這沒有打消我繼續做門將的興趣,說穿了我就是太閒了,所以便開始發掘其他運動。於是到了中二的時候,因我熟悉的眾位大佬們都是打羽毛球的,所以我也開始「跟隊」的和他們一起去,結果一去便走五年多了。雖然羽毛球和英國不是熱門的運動,甚至可以就是亞洲人或中國人圈子內的運動(我們隊中只有一個非亞洲人)。說真的,一開始我對羽毛球的興趣不是很大,甚至可說是為了埋堆才參與的。但到了現在,我還是十分喜歡和朋友們每星期去上三四次練習,拿起球拍的感覺,甚至還自己付錢去了看全英羽毛球公開賽雖然,小時候許下的,要成為最好的願望好像不成了(殘念...但畢竟有全力以赴過。) 我還進了羽毛球隊。(我這種技術也能進實在會給別人笑死)不幸的是,我們的聯賽中有一間羽毛球獎學金的學校,裡面的球員都是地區隊青年隊,所有我們年年的最佳成績也只是第二。不過,能有和這些人切磋的機會,而且別人都是憑真才實料把我打爆,雖然有遲憾,但沒有不高興。 我自己算是個完美主義者,而且是對輸贏看得很重的那種。所以,打羽毛球時心情很爛﹣>打得很差﹣>心情更爛﹣>打得更差的周期可說是每星期必有的事件。在這裡,我只能好好的感謝所有曾經忍過我無數次的波友們。這幾年來真是對不起了。到了大學,要維持現在訓練的強度是不可能的吧,相信也進不了校隊,但大家還是要繼續加油! 除了羽毛球外, 我還打籃球,因為喜歡看比賽。我算是很遲才開始打籃球的,因為直到我中四那年學校才有籃球校隊。至此我便成為了校隊的三分投手。連同羽毛球,我幾乎每天的午飯和放學後都在體育館。雖然我的數據很寒酸(印象中我的career high是12分﹣_﹣,場均造犯規次數通常比得分多),但我真的很享受我在場上的每一秒。雖然我出場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是個基本的大後備...我代表學校參加過Local League和National Cup的比賽。雖然兩種比賽都沒有贏過,而且連續X次(數字記不起,但沒有贏過就是了)輸了給我們的rival學校,但我還是很喜歡練習時比賽時三分球穿過網窩清脆的聲音。在籃球場上,我也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 說起體育館,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總是把我們趕走的職員們,在GYM中揮汗如雨的晚上,每一次也是最後一名的社際游泳比賽,還有以往星期六游泳池中的「大戰」,我就把這些留給自己好了。 七年的學界體育生涯無疑是失敗的,畢竟什麼冠軍也沒有得到過;但某程度上是成功的,我得到了很多獎牌也比不上的東西。 上週留學指南: 我和西班牙語的浪漫邂逅

西班牙獨行記﹣穆斯林的格拉納達(二)赫內拉利費宮

今日繼續介紹格拉納達的標誌﹣阿爾罕布拉宮。上集寫過了以宮殿為主的La Alhambra和衛城Alcanzaba,但這個建築群的擁有的當然更多,甚至比它的宮殿更出類拔萃。 赫內拉利費宮(El Generalife)是建築群中的夏宮,在十三世紀由穆罕默德三世(Muhammad III)所建,顧名思義是蘇丹夏天的避暑之處。安達露西亞的夏天十分炎熱,四十度是正常的事,所以夏宮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和主宮一樣,夏宮也是個佈滿水池和花園的花花世界,幾可有置身於天堂的感覺。 夏宮和主殿分別建在兩邊的山頭上,中間有一個小峽谷分隔。沿着往夏宮的步道走,兩旁的盡是經過精心修剪,剛好建成一個個十字形的大樹,走在其蔭中實是涼快。再在前走不久,夏宮的外園便映入眼簾。外園實際上和一路走來所見的景觀差不多,多了的是在中間一條條小運河一樣的水池,和運河交匯之處的噴泉,正好預言了夏宮裡面的風光。 沿着正門拾級而上便會到達夏宮中最著名的部分,也是明信片上最常出現的御溝園(Patio de la Acequia)。在夏宮建築的正前方中,有一被花田環繞的長形水池,還有一條條的水柱,在水池兩旁刻劃出一個個像彩虹一樣的曲線。這種的水力科技居然能出現在八百年前的宮殿中,實在使我對摩爾人的科學水平感到十分欽佩。在萬物初開的春天造訪,我還可以見到花兒在水池的兩旁綻放。花田的設計剛好比地面底了幾吋。所以,當花開的時候,花兒便像是個和地面平行的地氈一樣,十分漂亮。可惜參觀的人實在太多,沒法駐足太久欣賞。 宮殿的設計承襲了一貫的阿拉伯風格,但樓上沒有開放,而在地面層的角度往外看阿爾罕布拉宮被大樹擋住了。 夏宮中另一個著名的花園正是另一邊的蘇丹花園(Jardín de la Sultana),不過,也許是維修中,水池中的水都被抽乾了。沒有了標誌性的水,中間的林木也就變得平平無奇。我只好站在出口的一邊,猜想着這個花園全盛時期的景致。只能說,我可能選錯日子也參觀夏宮了。 在格拉納達的第一篇遊記中曾經提過,天主教的國王們十分喜歡這個城市,甚至還住在這裡終老,他們所住的正是阿爾罕布拉宮。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當哥倫布求見伊莎貝拉女王要求贊助以尋找到「印度」的航線,她本來因財政問題是打算拒絕的。但是,在同年攻陷格拉納達發現大量財賽之後,她才改變主意的,於是才有了以後發現新大陸的故事。所以就,若果格拉納達沒被攻陷的話,也許西班牙的殖民帝國便不曾存在的。當然,歷史是沒有如果的。隨着西班牙的海外擴張,這的國家漸漸成為歐洲最強的帝國。其後繼位的查理五世要求在阿爾罕布拉宮中建一座合符其身份的宮殿:查理五世宫。  所以,在這個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群中,有座文藝復興式的宮殿。從外面看來,王宮是個正體,怎料進去以後竟然別有洞天,有一個使我聯想起鬥獸場的圓形廣場,被數十條圓柱色圍着,甚至還能聽到迴音。現在的查理五世宫分別是兩座博物館:上層是個美術館,下層則是介紹阿爾罕布拉宮的展館。 參觀完查理五世宫以後,我在阿爾罕布拉宮的行程便大致結束了。但是,這裡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東西,例如是環繞周圍的一草一木,或是其他的舊遺蹟等,但因門票有限時只能匆匆一遊。 在離開阿爾罕布拉宮的收費區後,因和午飯時間尚有距離,便依旅遊網站的介紹到了位於建築群上方的Silla del Moro一遊。在停車場後面有一條上山的小路,走到Silla del Moro大約要十五分鐘。這座小屋是保衛夏宮的哨站,其實沒什麼特別。然而,那裡的風景可是一絕,是在格拉納達僅有的,能一次過看到整個阿爾罕布拉宮和格拉納達市區的地方。那十多分鐘的腳程確實是不枉此行。 遊完皇室成員的格拉納達之後,下一步自然是去尋訪平民的格拉納達。阿爾拜辛區與阿爾罕布拉宮同被到為世界文化遺產,下集便會寫寫和旅館的人一同穿梭這個魅力的小區吧。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穆斯林的格拉納達(一)阿爾罕布拉宮本系列下一篇文章:普通人的格拉納達.阿爾拜辛

我和西班牙語的浪漫邂逅

本星期的文章遲了一天出文,原因無他,就是今早的西班牙語口試也。自至,我的公開考試季節終於是香港所有人都落幕以後展開。目前來說,我希望可以每週繼續更新一兩次吧。 說起了西班牙語,在我開始考在校生涯中的最後一堆西班牙語考試時,就不妨談談我和它的關係吧。 初初之所以選修西班牙語的原因很簡單:我不喜歡法語。 時間回到剛得知要到英國讀書之時。那時候知道學校將會有法語的課程,便預先在法國文化協會上了幾個月初班。是星期二下午的課,在學校坐巴士去。現在回想起來,我對那段的時光還滿懷念的,因為放課後,我都可以到麥當勞去吃兩隻脆香雞翼。 可是,我不喜歡上法文課。我是班上最小的學生,其他年紀最接近的都要大上三四年,實在沒有什麼朋友可言。再者,那時候根本連英文都未搞清楚是什麼的一回事,更何況是其他的語言了。所以,後來得知原來可以選修西班牙語的時候,便「意無反顧」的選了。 一開始上課和以往學法文其實沒有兩樣,都是有點沉悶,還有聽不懂。畢竟用自己還未純熟的英文再去學一個新的語言是件很難的事。然而,就像一切個人想學的東西一樣,總有一個使你下決心學好的理由。對認識我的人來說,這個理由很好猜,便是旅行。 受惠於廉航的關係,學校不時也有到外地「遊學」的旅行。有些是有上課的性質;而有些則真是全程的在玩。我自己去的第一個學校旅行是在中二的末尾暑假之前,去了三天巴塞隆那,一個我小時候曾經去過而且十分喜歡的地方。行程不長,也全程和學校的人一起去了該要去的所有地方,但那還是我第一次獨自去的旅程。還是第一記寫下遊記的旅行。(其質素比我也不太滿意的舊九洲遊記更差,還是不貼出來了。) 到了長大的一點,開始了解到西班牙語的重要性。 西班牙語是世界上的第三大語言,僅次於華語和英語。除了在西班牙通用以外,整個中南美洲(除了巴西)都是說西班牙語了。更不用說現在說西班牙語人口激增的美國了。當我了解到所學的語言是一個多麼有用,能拉近我和世上很多人之間距離的語言的時候,我便更有興趣修讀了。 之前幾乎每年也會跟學校到西班牙一趟。隨着能力上的進步,我們去的時候也會去上課,而且還會住在別人的家中,就是host-family的那種。由那時起,西班牙語便成為了一個認識新朋友,和跟學校的人更熟悉的渠道了。第一次這樣的學校旅行,目的地是中部的薩拉曼卡(Salamanca),因那裡的口音最純正。那一個星期在這個漂亮的古城中不知來來回回的走了多少次,相信現在再去還會記得。還記得那時正拿着一本《挪威的森林》在看,因此結識了三位來自挪威的朋友呢。 第二次去,目的地是北部以奔牛節著名的潘羅普納(Pamplona), 這次旅程留下了很多搞笑的照片,還有幸到了西班牙其中兩個最著名的景點: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和聖塞瓦斯蒂安的沙灘。這還是第一次在西班牙遇到華人呢。晚上剛到Host-Family的家,打開門的居然是個中國人樣子的女生,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台灣人呢。 再之後便是遊記還在繼續中的西班牙獨行之旅了。想不到,真正的獨自旅行的第一次,目的地還是西班牙。為免爆太多遊記材料,主要只說說在華倫西亞上課的東西吧。這次的行程有點古怪,畢竟還是第一次不跟學校一起去,所以初到城市的時候根本連Host-Family在那裡也找不到。幸好安頓下來以後,上課也沒有問題,還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在華倫西亞學語言的朋友。西班牙語果然是個有用的語言呢。 現在回想,我實在覺得當初選修語言是個十分正確的決定。現在的目標當然是考試通通平安,至於未來?假若我能把西班牙語說得流利,再加上我的中英文,就真是世界任我行了。所以,如有機會的話,我和西班牙語的關係應該還會繼續下去吧? 上週留學指南:Chinatown的傳說﹣旺記 另外關於中文試的文章:做到笑的中文試

西班牙獨行記﹣穆斯林的格拉納達(一)阿爾罕布拉宮

在上回《天主教徒的格拉納達》中說過,這個城市的光輝歲月正是在摩爾人治下的時候,其中又以阿爾罕布拉宮為首。有幸早早得到這個文化瑰寶的的門票,便預留了一整個早上的時間坐看這個又是城堡,又是皇宮,還是花園的建築群。 阿爾罕布拉宮(La Alhambra),意為紅色的城堡,是格拉納達王國納斯里德王朝(Nasrid dynasty)時期最後一個英明的蘇丹穆罕默德五世所建興建的要塞,是伊斯蘭教建築與造園技藝完美結合的建築臻品,也是阿拉伯式宮殿庭院建築的代表作。至今已是安達露西亞以至西班牙最重要的景點。這個要塞並不是同一時間興建的,裡面的建築物橫跨幾個世紀,甚至在天主教徒奪回格拉納達後也有加建。所以,阿爾罕布拉宮不但承襲了一種摩爾人獨有的阿拉伯建築風格,也有西班牙哥德式的建築,可說是文化交匯的安達露西亞的標誌,也是個聯合國的文化遺產。為了保育阿爾罕布拉宮,它每天只限約四千人進場。所以必須早早到達排隊購票,或是預先的網上購票。否則,來到了格拉納達卻去不了阿爾罕布拉宮將是個畢生的遺憾。 如同上面所說, La Alhambra由好幾個部分組成,參觀的時候也依這個分類。我在早上八時到達,看着旁邊排隊購票,連綿不絕的人龍,心裡暗暗覺得預先購票果然是個正確的決定。可是我腳下的步速卻不能是絲毫的放鬆,幾乎是用跑的趕到了行程的第一站:納斯利德王宮(Palacio Nazaries)。為了保護王宮的建築群,人們只能在入場券上標示入內,而我只有剛剛好趕上而已。 王宮是阿爾罕布拉宮中建築最宏偉卻又最精致的一部分,摩爾人的詩人將它形容為「在綠寶石上的翡翠」,說了說是被片片綠林環繞的王宮。經過幾間佈滿阿拉伯式抽像圖案裝飾,和精細雕琢的可蘭經文的辦公室和走廊之後(後來才知道那裡叫作Palacio de Mexuar) ,便到達了王宮的中庭,和其最重要的建築:桃金孃宮中庭(Court of the Myrtles) 所謂的桃金孃其實就走在水池兩旁的矮樹。在炎熱的西班牙,這樣的中庭設計十分常見,而且擁有水源是身份的象徵。這個龐大的水池(以當時的科技來說)不但能為整個皇宮降溫,還有另一層美學上的意義:就像一塊鏡子一樣,剛好在水中映出王宮內院的美景。 其他的宮殿就圍着中座開展。 大使之堂(Hall of the Ambassadors) 正是宮殿中最華麗的房間,用作接見外賓。裡面的雕飾絕對可以用巧奪天工來形容。在穆斯林的世界中,真主是唯一的核心,所以最不可饒恕的罪惡就是偶像崇拜。因此,伊斯蘭藝術以象徵與裝飾化為主,而常見的阿拉伯式花紋更是象徵阿拉卓越、不可分割、無窮無盡的本質。就像在這個宮殿裡無窮無盡的花飾一樣。在格拉納達陷落後,天主教的國王們繼續使用這個宮殿。哥倫布就是在這裡得到了他們的正式批准出航去「印度」的了。 然而,西班牙的穆斯林和其同期的教友們可是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對異教徒採取的寬容政策。他們在文化上也吸收了一些西歐的元素。隨後所見的獅子庭園(Court of the Lions)便是一個只能在如安達露西亞一樣東西文化交匯的地方才看得到的建築物。驟眼看來,這是個壯觀美麗的庭園,佈滿了一筆筆的可蘭經書法裝飾,但和其他的阿拉伯庭園差不多。可是細眼一看,在噴泉上而居然有十二隻石獅子,每隻的口中都會噴水!這不但是十四世紀時工藝的最高峰力作,還是在穆斯林世界中極少有的,以動物為對象的藝術品。可惜獅子庭園目前正在重修,無法見到完整的盧山真面目。雖然沒有獅子雕像,但是獅子庭園還是很引人入勝。 接着走過的是阿本塞拉赫斯廳(Hall of the Abencerrajes)。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很多傳說,在肯定的是,這個一個姓氏,而這族人都在這裡與宴後一命嗚呼...幸好,這個恐佈的故事無阻我欣賞這宮殿上蜂巢一樣的頂棚,上面精細的雕刻實在令我讚嘆不已。也許,這族人和我一樣,只是顧着向上望,所以招致殺身之禍也不發覺。 最後經過的是一座(和剛才看到的相比)不特別的樓房,原來是僕人們使用的。可是,這裡有座望樓,可以瞭望旁邊的阿爾拜辛區。裡面還有一個小小的花園。這其中還有一間名叫Washington Irving的房間。此人是個美國的作家,曾經住在這個房間內寫下了穆斯林時期阿爾罕布拉宮的一段段故事。這本叫《Tales of…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