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January, 2012

兩頓開年飯

這是新年後的第一個週未,也是大部分人考試完結的日子(未考完的朋友請不要把我毆飛),所以大家也出去慶祝。趁着這會兒可以鬆一口氣,又是出去倫敦遊遊蕩蕩的大好時間。 事實上,新年後的第一頓飯便是學校的農曆新年晚宴。經過上年的成功,今年變成了一個更高級的節目,邀請了很多日校的朋友參加。當晚的聚會貫徹英人傳統,首先由一個Drinks Reception開始,可是喝的不是紅酒白酒,卻是所謂的「中國米酒」。不過一喝下去,感覺像極了弄醉雞的紹興酒,令人想立即再吃醉雞。到了後來,所有的飲品都被一掃而空,就是除了那些米酒... 和朋友們笑笑說說排隊等食物。因為仍是在飯堂吃飯,感覺有點像到那些放題店吃東西一樣。(在英國,中式All You Can Eat的店鋪比香港的日式放題店還要多,特別是沒太多華人聚居的城市,更可能是中餐的唯一選擇。)餸菜方面,為了遷就非華人的朋友,出現的都是一些很大路的中式食品:咕嚕肉、香酥鴨、春卷等。不過只要好吃就可以了。 特別的亮點是點品的湯丸。這種新年才吃的東西真是很久沒有吃過了。有時候,這些東西令人回味的不是味覺的享受,而是吃它們的時候的環境。 到了星期六,去了跟老友正哥在倫敦又逛了一天。既然是開年飯,晚飯自然選了吃中餐。在唐人街上有無數的餐館,不過自己喜歡的還是那幾家,最後想也不想便去了吃台灣菜的「梁山好漢」。 初次來時是朋友介紹的,之後便一直有來,為的就是一碟通菜(下圖)。全因它有家的味道,就像在白香港吃的一樣。除了這個以外,它們的其他食物,例如是肉燥飯和竹筒飯也在水準之上,值得一試。 上圖的麻油雞算是完了想食醉雞的願望。 吃完開年飯以後又是繼續奮鬥的日子,今年也要加油!

在英國慶祝新年

十二年一度的龍年再次大駕光臨,在此先祝大家龍年龍韜虎略,還有本不是指龍的龍馬精神!趁着龍年初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在英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 說真的,在英國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對農曆新年這回事早就沒太大感覺。甚至,連逗利是、吃糖和買新衣服等的事情也很久沒有做過,更不要說煙花和新春廣告等等「香港獨家」的東西,好像已忘了新年是什麼。 沒有瓜子沒有瑞士糖,唯有買了一盒藍罐曲奇聊以自娛。祝福語除了恭喜發財便只記得身體健康。還試過,差點說了聖誕快樂。 有時看見朋友們的Facebook,說他們到了這裡那裡,吃了什麼,今年的煙花比昨年又怎樣的話題,心中總是有點酸酸的。 新年一般來說都是上課天。因此,年初頭幾天的生活就跟平常英國暗冷的一二月一樣,並沒有因年初而改變。事實上,本年度的年初一,我還在考試中...這也是這篇文章留到初三才寫的理由。 就我個人來說,因考試關係,今年更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就是幾頓飯而已。不過,今年宿舍的新年裝飾特別多,福字、對聯等應有盡有,甚至比我家會貼的更多。這也算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吧。畢竟,對很多人來說,特別是第一次在外過新年的朋友們,是會很掛念的。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不假。 我自己在英的第一個新年剛好也是星期一,就是和平常一樣的上學日,一樣的課堂,一樣的運動。那時候,舍監帶了我們到附近的中餐廳吃了一頓飯。初來的時候年紀小,又覺得英國的東西太貴太貴,不常出去,所以那頓飯特別有印象。還記得,以前覺得叫外賣很貴(主因是我從來吃不完),所以趁那機會,吃了很多蒜蓉炒白菜。不論你以為多麼的不喜歡吃菜,到了外國的中餐館總會叫上好幾碟。那是杯麵等糧食永遠給不了的家鄉感覺。 今年新來的朋友們相信也是這般吧。就我所見,香港人們叫Chinese Takeaway,幾乎像是到會般的大吃特吃。大陸的朋友們則花了一整個下午守在電視機前,為了是看春晚。(我也不知道那來的CCTV訊號)。今年年廿九碰上星期日,確實為他們省了很多麻煩。曾聽說過,以往有人逃課,為的就是回來宿舍看春晚。 到了大年初一那天,因考試關係沒去上課,錯過了午飯時間的舞獅表演。對,在英國的學校有舞獅表演。這也許跟我校跟中國有不少的交流,也有開設中文課程有關吧?聽聞還有教小朋友寫揮春的活動,雖然我覺得叫他們剪出來可能還容易。 正因年初一是星期一,很多慶祝活動也順延至本週末才舉行。例如,前文中提過的農曆新年晚飯便是在星期五晚上演。 另外,倫敦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將在星期日舉行。倫敦自2007年開始舉行大規模農曆新年慶祝活動以來,今年將是第六屆。當中的節目有巡遊和文藝表演等,將持續一整個下午。我有空的話,也應該會去看看。 上週留學指南:冬天吃碗暖心的麵

冬天吃碗暖心的麵

延續本系列的傳統,還是繼續談食的。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還要遇上上回說過不甚開胃的食物,實在慘淡。這時候,一碗熱騰騰的湯麵絕對是福音一般的存在。在今晚再弄一碗以前,先來望梅止渴一下吧! 即食麵和杯麵等的糧食,也可說是留學生們一定常見的東西吧。在假期接近尾聲的時候,機場一群又一群的留學生人流總是一袋二袋的,拿著的大多也是麵食,可見其重要性。我有幸居住在倫敦這一個多元的大城市裡,擁有其中一個最大的亞裔社區,要買到這樣的東西實在要比那些居於十里無人的鄉郊地帶的朋友來得容易。所以,有時如果存貨沒了,便會到唐人街中式超市去買。價錢方面則視乎款式而定:一包出前一丁麵約需60便士(約7港元),不算便宜。不過,一整箱30個一起買的話則只需約9英鎊,除開一個約3.6港元,就變成更合理的選擇了。(宜先格價)。只是,我一直想不通,為何不同口味的丁麵單買時價格一樣,但一整箱買的時候卻有所不同? 買了回家以後的下一步當然是煮。煮個麵的難度當然不高,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水平。不過,當住在一個(理論上)不准明火煮食的宿舍裡時,問題自然而然隨之而來。各人解決的辦法各出奇謀,但因我為喜歡吃硬一點的麵條,有時會用上最傳統最白痴的方法:焗。對,就像小時候搭船上長洲旅行時吃了那種。以下的製作方法比「麥太教煮餸」更簡單,如果閣下是連開火也不會的話可供參考。 首先把水燒開。再把水倒進放了麵的碗裡。用碟蓋着若干分鐘。完成。 當然,弄一個麵的學問可以難得誇張。有人偏愛在焗水後再放進微波爐叮上兩三分鐘,說麵條會更幼滑;有人會拿麵條過一兩次冷河以後再用微波爐加熱(我立時想到了「冰火兩重天」這詞),說麵條會更有口應。對此,還真的是各家有各家的處「麵」方式呢。  為了避免天天都吃同一個款式的麵, 宿舍間總會有個不成文又沒跡可尋的換麵制度,以供我們這些一箱箱買的人也可以轉轉口味。我算是個辛辣麵的支持者(雖然我不太吃得辣),之前便用了箱中的「北海道麵豉味」換了一個回來,之後又是大快朵頤的時間。 可是,有時候只吃麵的話,感覺會很「寡」,沒有其他菜式總是有點怪。對此當然也有不同的對策:特別介紹不用上明火也能弄出餐蛋麵的方法! 午餐肉:需要用到飛碟機。其實,飛碟機說穿了就是塊電熱板而已,用來燒午餐肉,還可以先下牛油預熱,扮成法國大餐一樣。只是外國同學們好像都不喜歡從午餐肉飄來的香氣(他們不是有SPAM的嗎),只好說他們錯過了... 蛋:這個比較麻煩,但我擁有最後殺着,就是一個在日本用品店買的「微波爐煎蛋器」,如下圖。只需將蛋打進那兩個橢圓內,再用微波爐叮兩分鐘(生熟蛋黃加減約30秒),香噴噴的煎蛋便會出現了! 好了,其實即食麵真的那麼好吃嗎?我的答案是不,裡面味精的數量會讓人不想多吃。有時,光光想想不停吃它們有多麼不健康也非常嚇人。不過,為什麼還是會繼續吃呢?除了為了醫肚以外,也許就像的我在介紹杯麵博物館的文章中所說,包裝中的中文字,令本來平平無奇的麵升華成精神食糧:毒品一樣用來麻醉自己,忘記想忘記的,握緊所有了點點回味。 上週留學指南:化神奇為腐朽 學校的晚餐

化神奇為腐朽 學校的晚餐

上一篇文章說過,Chinese Takeaway是我們留學生的恩物。其實,經常要叫外食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學校的晚餐有時實在能用上恐佈來形容。 我的學校宿生的人數將有百多人,約佔全校的10﹪,而我們的每一餐都是在學校的飯堂裡面吃的。事實上,早餐的水平一向不錯,而午餐則因為有更多學生吃,所以水準也很高。因此,為何晚餐的水準如斯「穩定」地差,一直都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  還記得初初來的時候,看到學校的晚飯還算上是多元化,有兩個主菜(一個是素食選擇),有湯、沙律和甜品任君選擇,便想食物應會很好吃吧。可是每人房間中的不是堆積如山的即食麵,便是餅乾等乾糧。不過,大約兩週後,我便發現這些食物的用途了...到了現在,只要看到某幾樣東西,便知道是「地雷」而避之則吉了。要數學校難吃的食物實是多如天上繁星,下面唯有列出幾個特別「與別不同」的例子,以博取大家一兩滴憐憫的眼淚。 先來說說我現在見到也怕怕的雞胸肉。不知是把學生們當成奧運運動員還是為了確保我們不會接觸到禽流感病毒,每次遇見的雞總是煮至十幾成熟,弄到裡面完全沒有水份,也沒有味道,卻非常難咬開,實在是一級難頂的產物。有時候,甚至連漢堡扒也會出現類似的晴況,令連漢堡飽也變得難吃(除了味覺上的難吃,還是很難吞的難吃),只能用「化神奇為腐朽」來形容... 事實上,煮得太熟可說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不論是薯仔煮到像是煲過湯一樣,還是「入口即溶」的西蘭花也是常見的問題,只是那些東西尚能容易地吃掉,我就不多投訴了。因此,我經常跟朋友打趣說:要減肥?來英國吧!包減6磅12吋! 另外,甜品也不一定「安全」。當然,像是雪榚等買回來的東西,自然有其下限。不過,我曾經遇上過一款吃不到的蛋榚,姑且稱它為「石頭蛋榚」吧。那次某位朋友拿了一個回來,正欲大快朵頤的時候,才發現它堅硬無比,根本切不開。在試了好幾遍也是徒勞無功以後只好作罷。後來當值的老師走過,看見那塊蛋糕原封不動的待在餐盤裡,便厲聲斥責我們浪費食物(下刪一萬字)。我們只好告訴不相信的他,蛋榚根本切不開。為了證明我們的「浪費」,他親身上陣嘗試。但後來直到連用刀子鑿下去,鑿到碟子也出現裂縫,蛋榚還是一般堅硬,最後只好丟進垃圾筒。 可是飯堂好像還是沒學乖一樣,不時創作新的「驚嚇」食物。例如每年大約這個時候總會有的農曆新年聚餐。從以下幾件事便會了解那一餐的水平。 大家(特別是中國人香港人)總是會無所不用其極的避開這一餐。 某日,廚房某人忽然來問正在排隊拿食物的我們:「你們平常煮中餐的時候下多少牛油?」 某年我們決定進廚房幫忙煮這一餐,弄紅豆沙的時候,聽到要下橙皮的廚師們用了好幾升的橙汁代替。 相信情況已經很清楚吧。有時候,吃着那些實在不知道是什麼的中餐,心裡面只會有一句話:你為什麼不好好煮西蘭花和薯仔算了?然後再想起那「入口即溶」的西蘭花。 不過老實說,也許是我們年年投訴的成效,或是連老師們也受不了學校的食物,近年學校的餐飯水平確有明顯改善:以上的工件事件不再發生,而新年聚餐也因我們的參與變成一餐不錯的,能邀請其他同學來吃的飯局。縱然以上的恐佈事件還會偶而出現,但既然我們不像在東非挨餓的人還有東西吃,就不應該抱怨太多了。只是,聽聞某幾間學校的食物非常好的時候,總是不期然地想為什麼不是我們... 上週留學指南:留學生恩物 Chinese Takeaway

開始 再出發

套《少林足球》的一句話,歡樂的時光確是過得特別快,又係時候講Bye Bye。明天便是2012年的第一個上學日。2012年也許是世界未日,也許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確實是我在這所學校漫長年間的終點了。想來真的有點捨不得,因為經過了這好幾個寒暑,我猛然發現,這裏代表的不但是我全部的中學生活,還是我成長的記憶。到了真正要離開的時候再寫吧。 跟着上課天而來的自然而然是考試。由於學制上的不同,在英國,一月也是公開考試的季節之一。而我也有好一堆要應付的科目,就在星期五開始。(我已經是較遲開始的人了。)考試的數目的確不少。未來的一兩個星期都是要沉醉於溫習的日子,想來都覺得毛骨悚然。 不過,另一個有關這裏的計劃如無意外會繼續進行。以後每星期三,我都會寫一個跟留學生活有關的文章,就當成是讓準留學生們參考,已經是留學生的「同志」交流一下的園地,就像上星期三有開Chinese Takeaway的一篇一樣。選擇星期三純粹是因為那天應較空閒,而且,有了個死期更適合我的作風(笑)。接下來的星期三,題目已經想好,希望考試不會過於影響這個計劃吧。(雖然,我幾可預言因考試時間表恐佈的關係,再下星期會脫期) 這是回英後的第一篇文章。接下來的一年就請各位多多指教了。

留學生恩物 Chinese Takeaway

新一年說過要多寫關於留學生生活的文章,為本博立個主題云云。第一篇文章便先講講我們的恩物之一:中式外賣。 雖然我對宿舍飯堂的低水準早以習慣,但每過一會總也想吃點其他東西。英國的食物早已其單調程度聞名天下,因此很多英人常吃的的食品也不是英國的出品,而解決方法便是齊集各地菜式的Takeaway店,反正它們就跟便利店一樣絕對是「梗有一間喺左近」般普遍。由於價格較相宜,而且略有家鄉風味,中餐店便時常成為我的選擇。 Takeaway店某程度上等於我們的茶餐廳,是個平民化的用餐地點。它們通常都只售賣一類型的食品,最多是另有薯條而已,不及茶餐廳多元化。 雖然如此,它們的菜單還是要用上好幾張紙來寫完。可能是照顧不同信仰的關係,菜單上的每種食品都可以自由組合:意思就是說,先選擇菜式(例如是永遠人氣的豉椒,或是咖哩汁),再選擇肉類或是蔬菜,最後再選配飯或炒麵。因此,有時會出現一些令人感到怪怪的組合,例如是宮保牛、咕嚕魚等。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在國外享負盛名的「中餐」,但在香港卻不常吃到的東西:例如香酥鴨,明明是四川菜,卻被當成是窮人版的北京填鴨,把鴨皮換成鴨肉而已。 無論組合是什麼,我們一般都會叫Lunch Box。雖然名叫Lunch Box,但什麼時候也可叫。除了上述的飯盒外,通常連同飲品和蝦片等,價格約4英鎊,實在比較划算。 不過Takeaway店不設堂食,要吃它們的食物就只有打電話或是親身上門兩個方法。由於送貨有價格下限,(我的那一間是8英鎊)在叫之前先要找夠幾人一起下單, 經常也是麻煩的開端(笑)。懶惰到極點的眾人時常把打電話或是收錢等其實不難的事情推來推去,結果弄了半天也沒叫成。 一般來說,叫外賣的第一件事是說出住址。但由於我們宿舍已是熟客的關係(甚至可能是最大顧客),只要說出宿舍的名字,Takeaway東主便知道是我們了。以前有位師兄,叫餐的時候總是花上許久,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每次叫餐前都要先要花上十分鐘,跟東主的女兒電話談情,順便試試拿點折扣。 Takeaway店距離近,通常不到一會便會送到,之後又是大快朵頤的時間。食物的質素當然比不上香港如果大家來英遊玩又有點思鄉,或是囊中羞澀,中式外賣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準)留學生們,相信對此已經很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