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January, 2013

這樣才算是下雪的嘛

大學第一個term懶了,沒怎麼在寫留學的事。以往每星期三寫一事的留學文章,是時候重出江湖了XD。因着大學更改了的時間表,搬到星期日再寫吧。 這週(應該是說,整個冬天)最熾熱的話題,當然就是和熱完全相對,雪花紛飛的季節。 上年下雪的時候,我在blog上提過:「昨天下了今年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細細的雪花落在肩上,在衣服上映出一點點的白。可是只過瞬間,它們便已溶掉,再也觸不到了。」 倫敦全年的雪量不多,下雪也像下雨一樣綿綿的,造就我寫出甚有詩意的這段。 但離開了和暖(?!)的倫敦向北去的我,發現以上的句子不能重用了。 因為﹣「細細的雪花?」 我們這裡只有漫天的暴風雪… 果然,這樣才算是下雪的嘛。時間flashback到剛回到大學的那一晚。從倫敦出發坐了不知多久火車的我,在火車站的大門外,看着美麗的月色,便慢慢的拖着行李回宿舍去。既然天色明朗,說省下幾鎊的的士錢走路回去好了。五分鐘後,我深深的後悔作了這個決定。 原因無他,就是一場大雪。一開始的時候,只要幾塊,像下雨一樣的雪向我身上打來。本來我也沒多在意。但隨着時間過去,雪下得愈來愈快,也愈來愈密,結果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行李箱拉回宿舍。 換作是以前的我,看到這個雪量,心中總要會心微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因為,這樣倫敦不太下雪,這樣的雪量大概是一年一遇。根據我過往的經驗,明天不用上學的機會高達八成。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又後悔了。因為雪愈下愈大,一連好幾天都是不停的下。雪大得令人抬不起頭來。若是迎着雪而走的話,眼睛根本睜不開,頭頭上衣服上盡是白白的雪。像回來那天晚上的雪量,原來只是家常便飯。比那樣更大的暴風雪,單是上個星期也下了四次。 果然這裡是英格蘭東北,果然這樣才算是下雪的嘛。 既然雪量這麼恐佈,地上的積雪自然而然也很多,堆砌成一幅又一幅的美麗風景。然而,我卻不太有心情拿相機出去拍,一是太大雪懶得出去,二是Facebook內已有大量同學們拍下肯定比我拍得好的照片在瘋狂upload。 而且,下雪帶來的麻煩,是在下了雪以後才出現的。在融雪的時候,天氣會比下雪的時候感覺更寒冷,而且,地上滿是一堆堆半雪半水狀的物體,走起路時水花四濺十分狼狽。 最麻煩的是, 晚上天氣轉冷,讓本來正在溶的雪變成冰,將整個城市變成溜冰場。可是,和溜冰場不同是,這是一個山城。上星期上課時,要走上平常也是舉步維艱的山頭。那天我幾乎是用扶手把我自己拉上去的。下山的時候更搞笑:明明穿着登山鞋,但我基本上是滑下去的… 沒有跌倒,Great Success!正當我沾沾自喜的時候,自然就出事。在平地上一下失平衡,人便向後倒。幸好剛好拉住了自己。  果然這樣才算是下雪的嘛。

Europe 12′: 柏林 德國人的地標

繼續說說柏林。 若果你在柏林的小攤檔上買明信片,那我敢打包票,明信片上出現最多的,會是這個。 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柏林市中心的地標。 地標是一個很奇怪的概念。它並不代表任何一種建築物,但任何建築物都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的地標。(事實上,它可以連建築物也不是)只要當地的居民覺得它足夠重要,有留下來的價值,能夠代表他們的城市,這個東西就會成為地標,讓世界各地的人透過一張一張的明信片去認識他們。 所以, 想了解一個城市的價值觀,大可以看看這城市的地標是什麼,它們長成什麼樣子,有什麼用途等,便可大約知道這個城市的居民覺得什麼最重要。先去Wikipedia抄一些勃蘭登堡門的資料: 它本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在1688年興建。這城牆並沒有軍事上的用途,而是作海關之用。 但詼諧的是,在德國興起的年代,這城門變成了德國軍事力量的展示場,軍隊巡遊的地方,納粹黨人把它用作黨的記號。 到了冷戰年間,因柏林圍牆就在其面前穿過,這裡成了無人區。直到圍牆倒下,東西柏林的人都湧到的城門前慶祝。那時拍下的一張張照片將這裡塑造成德國統一和自由的標誌。 這個故事夠傳奇了吧。一道本來很宏偉,但其實不關鍵的城門,在歷史的洪流下,幾可代表了德意志民族幾百年的興衰。 和很多民族一樣,德國人很為他們的歷史而自豪。然而,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們很尊重歷史,尊重記錄。即使德國歷史上有很多污點,但他們從不介意把事實的全部都說出來,讓世人自行分析它們的好與壞。 所以,即使勃蘭登堡門是德國最黑暗幾年的標誌,即使拿破崙當年打敗普魯士後曾在此舉行勝利巡遊,即使它在二戰變成殘垣敗瓦,在冷戰時日久失修,柏林市政府還是要花上幾百萬歐羅來修復它。 這是德國學習了以往的過失,重新站起來,再move on的標誌。 一個城市一止一個地標。尤其是像柏林這樣文化多元的城市。就在勃蘭登堡門前向南數百米,你會看見這個。 這是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in Europe)。 看到這一磚磚,看起來井然有序但其實上不對稱也沒有系統的東西,大家會想起什麼?我想到的是墓碑。墓碑想說的東西不言而喻了吧。 在紀念碑中遊走,很容易讓人迷路,甚至有點頭暈。這正正是紀念碑想表達的東西:有些東西,開始的時候好像很有道理,十分應該,但若不經思考,盲目的做下去,可能變得迷失,完全失去原來的意義。(我們三人還真的迷路了,分開了以後用了好一會才找回) 非常政治不正確的帶一句,這個地方真的很適合打War Game。被射擊遊戲訓練過的腦袋,在每次轉角都彷彿凝着一口氣,生怕會出現敵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也許當時猶太人的心境也是一樣,面前的路不同,但看起來還是一樣的沒有希望。 在紀念碑的中央(假若你能找到的話),有個資料館,裡面記載了能追查得到的,每一個遇害猶太人的名字。就像在布拉格所看的一樣,進去之前,最好有點心理準備。那些驚人的數字和名字不會讓你太高興的。但願這樣能讓大家反思,從歷史中學習吧。 也許你會覺得,當年的德國人對猶太人做出了這麼令人髮指的事情,這樣立個碑也是很應該的吧?那請容我告訴你兩件事。首先,在大約十年前興建紀念碑的時候,德國的猶太人社群其實是反對的(他們覺得沒有必要)。支持而且執意要興建的,反而是柏林市民。 另外,這個紀念碑建在市中心,本來是柏林圍牆無人區的空地。簡單點說,就是市區的黃金地段。這樣算吧,換作是香港政府,我們大概也是建一個地標吧。像The Landmark的那一種地標。 Brandenburg Gate,… Continue reading

關西遊學紀行﹣帰る場所

在剛過去的聖誕節,趁着有機會,和我家一同去了趟日本。雖說是去,但其實又可以稱為「回到」。為了回去見一下九月時認識的朋友,特別是學年將屆準備回國的交換生們,便決定到關西去。 大阪城。Finally 不論是過關,拿行李,還是坐火車進市區,這些本來煩瑣的步驟,在我看來也覺得很特別。畢竟,在過去的幾個月來,我在日本的時間雖只有區區數週,但還是比在香港待着的時間要多。 Homestay的時候住在難波附近,本次旅行住的也是那邊。雖然難波的街道車水馬龍,但可幸的是我居然還認得,走在街上很有親切感。不過,難波也是遊客區,心存一顆遊客之心,不時在這邊走來走去的我固然比較熟悉吧!我甚至還被人問過路…雖說到日本是我很想,而且十分有幸地經常做的事,但大阪也有很多我還沒發掘的角落。舉一個超明顯的說吧,來了大阪X次,我終於登上了旅行團必到的大阪城天守閣,完成了「到此一遊」的任務。(下次再去可能是十年後的事…)而且,從大阪出發,也有很多我想去的地方。 本次跟着我家的車到了四國。如果正看着這篇文章的你,覺得這blog上的遊記進度超慢。Brace Yourselves:更多排期中。 一場來到,當然要去見見朋友。在學校待了不算久的我,在那裡的朋友不太多,所以就沒有特地回去了。(再加上,我實在不想再從火車站走那段二十分鐵上山路到學校去了)只找了我的Homestay Brother,和幾個經他而認識的交換生們,見個面吃些什麼。這些交換生來由五湖四海,有加拿大,美國和澳洲人等,而我最熟的一位則是挪威來的。如果這個冬天不特地抽時間來一聚的話,真的不知道到何年何月才會再見面呢。 這群人的年紀都要比我小,最遠的差不多三年吧?但和他們相處起來卻感覺不到這年齡的差異,玩起來的時候也能打成一片的。一個人在外,這群留學生們比較成熟是必然的,有時候還能和他們討論一下認真一點的話題。(呃,所謂「認真」是指AKB以外的東西?) 還是說我是個傻大哥?個人傾向是這樣XD 相約見面地點的時候,我二話不說便決定了三宮駅,並隨便說了東口,心地裡暗自希望我心中的那個「東口」確實是真正的東口。當我發現自己正確的時候,真是鬆了一口氣:原來的還記得呢。 和這群人一起,每一次的活動總有唱K的份。在日本唱,和香港的分別很大。在香港,K房的裝璜像是高級夜店般的華麗,都讓我有點嚇着的感覺。以前想,既然日本才是カラオケ的發源地,那裡的設施應會「更上一層樓」吧? 事實上,在日本唱K可說是:簡陋。咪從來也不夠分。點歌的屏幕是是二元黑白兩色的。歌曲的原裝MV接近沒有。總是聽到旁邊房間的尖叫聲。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朋友們一起相處的時間。即使沒有什麼特別,不是什麼豪華團也沒關係。也許下次再見是很久而後的事,但總會再見的。 日本果然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地方呢。這次教書的經驗很難得,也使我更想想未來會不會再來這裡留較長的時間吧。 從三宮回梅田,為了省下幾元,有點繞道的坐了以重上學時必坐的JR東西線。回程是iPod放着是青山黛瑪(青山テルマ)的一首歌,名叫帰る場所,歸處。 http://youtu.be/nc0IvC-2LCQ さよならはお別れの言葉じゃなくてまた会う約束なんだよ だから 再見不是分別的言語,而是再見面的約定。 經過平時該下車轉乘地鐵的一站。海老江。我跟自己說,會再來的。然後很奇怪的,讓電動車把我從月台拉走。

Europe 12: 柏林﹣以往 現在 將來的柏林圍牆

繼續很慢很慢的寫這一篇。不過趁現在比較有空,看看可不可以在這幾星期內全部寫完吧,總不成等到都忘記了發生什麼事才寫吧。 離開布拉格,我們坐火車北上。拿着一本米蘭.昆得拉,沿着河流穿過森林,來到了德國的首都。柏林。 柏林是一座我很喜歡的城市,我在兩年內第二次去。(雖然第一次是和學校一起去的)。這次回去,感覺還是一樣的好。德國人對多元文化的容忍度高,也造就柏林成為歐洲最有國際風味的大都會之一。畢竟,你不會在其他歐洲都會的火車站,找到珍珠奶茶茶檔的。 但歷史中的柏林,和多元文化這四個字完全沾不上邊。例如說起柏林就必然會提到的柏林圍牆,正正便是拒絕包容,強謂絕對服從的標誌。柏林的重要性不需更多的描述:它是上世紀冷戰期間,兩大意識形態角力的戰場。城牆則是再明顯的不過的一道「防線」。在德國統一後,德國人急於Move On的心態使他們鏟除了城牆的大半:若果現在看看當年圍繞全城的圍牆,只有到特地幾處。 這幾處中最著名的,一定是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東西柏林之間的其中一個出入口。雖然當年東西柏林之間有多個出入口,但只有Charlie一處供外國人出入,衍生了很多間諜的故事,所以最為著名。以前的西歐人要進入東歐鐵幕之內的國家,大多是從這裡進入的。現在到Checkpoint Charlie,圍牆已經沒有了,但像收費亭的檢查站還在。當然也少不了那塊著名的‘You are now leaving the American Sector'(“閣下正離開美國管制區” )的告示牌。 來到這裡必做的兩件事:一當然是拍張到此一遊照。二就是從告示牌前方原屬東德的一面重新進入西德:一樣很多東德人費盡幾十年心機也做不到的事情。就在檢查站旁邊的大樓內有一座「柏林牆博物館」,裡面記錄的正是東西柏林數十年分裂的故事。就像德國分裂時一樣,博物館裡的資料有點混亂,即使是我這個歷史學生也覺得有點難follow。不過,有些展品,比如是逃亡用的車還是讓我印象深刻。 試想像一下,你躲在一架老車子車尾的暗格內,夢想著就在對面,一牆之隔的自由,但卻不知道自由代表的其實是什麼。車不是你駕的,也許是付了錢請人帶自己過去,又或者是西德來的人自告奮勇要帶你出去。但實際他可不可信,你無法肯定。你唯一肯定的是,過關時的關員尋找的正正是你這一種「叛徒」,而被發現的話下場只有一個… 另外,若要買任何有關柏林牆的紀念品,博物館的商店有很多選擇,像是Tshirt和郵票等。其中最特別又最普通的,是柏林圍牆的碎片:生性嚴謹的德國人大概不會在這種重要的場合隨便拿塊石頭來騙人,但你所買到了正正就是一塊這樣的東西… 查理檢查站當然是要看柏林圍牆必到之處,但周圍遊客區「到此一遊」的氣氛讓人很難了解到這幅圍牆帶給東德人的恐懼。要想感受一下這樣的氛圍,在Bernauerstraße的柏林圍牆紀念碑(Berlin Wall Memorial)會是個更值得一到的地方。 這裡代表的是柏林圍牆較陰暗的,因為圍牆而死的人的歷史。史上第一個在企圖翻牆的時候被殺的人 Peter Fechter 就死在這裡。另外,那張著名的,東德士兵趁石造圍牆還沒有建好之際跳到西德的照片,也是在這裡拍下的。 這裡重現了八十年代末的柏林圍牆,共分四部分的它是歷代最先進,守衛最森嚴的。登上在對面路邊的展望台就可以見到,城牆與城牆(柏林圍牆有多過一幅)之間的空空如也。要穿過這個什麼也沒有的「無人地帶」,明明只要直接走過去就可以了,但這麼多年來,想做的人不少,能做到的人卻更少。 來這裡一次便會知道,要在重重防守下突破到另外一方,是一件多麼難做到的事情。 但我們也不要忘記,即使東德時期的柏林圍牆看起來是這麼牢不可破,它還是倒下了。被鏟除了。以往在城市中到處可見的它,現在卻只遺留下幾個小段讓人記住這些不想記起,卻未敢忘記的過去。 在Ostbahnhof站向河的方向走約5分鐘便會來到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這是在柏林圍牆作畫布的一個畫展。所有畫作都是圍牆倒下以後,世界各地的畫家以自由為題所作的。這一百多幅壁畫構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式畫廊,描繪了畫家們對自由世界和未來的期許。 年前到過一次,(照片連結),現在再來還是同樣的感覺。我還是選擇相信,無論人在那裡,正經歷著什麼,自由還是值得我們為其而奮鬥的一樣東西。即使自由帶來的不一定是好事(看看畫廊中一些被塗鴉過的畫作就知道了),但這還是要比用槍指出來的和平要好。… Continue reading

再別倫敦 再啟大學

歡樂的時光果真是過得特別快,距離聖誕節好像才過了個多星期,但今天我再次坐上北上的火車,回大學去。 The Shard, London Bridge, From London Bridge Station 回想起第一次坐火車北上,還記得那時七上八下的心情。雖然我對住在英國已是十分熟悉,但畢竟面對的是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城市,全新的朋友圈子,有點擔心總是正常的。那時的我連大學的校址也沒有去過,現在已懂走路回hall去。 這三個月,也許我只是在自己說服自己,但我倒覺得這個新地方頗適合我的。唯一真正有點不滿的,大概還是全國情況也好不了太多的天氣吧。 很高興這次回去的時候,會有一種「不知道有什麼在等著我呢」的正面感覺。以往在學校時,這種感覺只會在暑假過後,有點掛念朋友們的時候才會出現。果然,不再需要讀我不喜歡的科目(數學我說的就是你),整個人對讀書也變得正面了點。 世界上不開心的事情已經足夠多了,也用不著我自己增加更多。 回大學前在倫敦留了幾天。不但見到了一些久沒見面的朋友,還有機會像以往一樣到倫敦走走。幾天以來重新經過那些以往每月甚至每日總會到一兩次的地方,感覺怪怪的。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熟悉得來又有點陌生」吧。 Brockwell Park, Herne Hill 從住的地方到Brixton去吃Franco Manca的Pizza。以往拿着坐巴士免費的Oyster Card,當然是跳上巴士去。但不再是中學生的我自然不再有這樣的福利,但付單程車費坐幾個站又覺得很貴。所以就走路去了。走過去的這二十多分鐘,經過了許多坐巴士時會在眼前閃過的建築,現在卻終於看清楚它們的真面目。 Brockwell Park是我附近最大的公園,但我卻從沒有去過,只知道每年暑假的時候,都會運來機動遊戲,讓大朋友小朋友們一起盡興。那天因為想省點腳程,便走了進去,順道看一看這個經過了八年卻從沒有進去的地方。(好像把自己說成X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一樣…) 公園本身不算特別,但因入口是低地,前方的草坪覆蓋了地平線,恍如置身於無盡的草原之中。在太陽除除降下之際,風景還真不錯。想不到在人口密集的南倫敦,還會有這樣的一個公園。從來只在外面走過,或是坐巴士坐火車經過的我,真的不知道,原來這麼讓人感到舒服的地方只是近在咫尺。 快要走到另一端的出口時,忽然發現腳邊不遠的草坪上,居然有一道火車軌。路軌看起來只有六七吋闊。原來這裡在夏天(三至十月)要有窄軌的小火車在行走,雖然路程不是很長,但看來是個很過癮的活動。夏天再回來的時候要一定試一下。  Brockwell Park London SE24 0NGNational Rail: Herne Hill… Continue reading

2013年﹣再度新的開始

2012年過去了。過得很快。感覺好像什麼實質的東西也沒有做過,這一年便悄然而去。 作為2013年的第一篇文章,還是先祝各位一聲遲來的新年快樂吧。 看回2011年末的同類文章,發現自己當時寫下了好幾個目標,現在就讓我回顧一下這特別的一年吧。 在這一年,我終於離開了住了很久很久的宿舍,不再是中學生,而是成為了大學生的一員了。離開學校的時候,有點離愁別緒是正常的。但想不到我出奇地沒有太過留戀這個﹣可說是我成長至現在這樣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已在那裡植了根,知道自己總會再回去;又或者是因為我終於可以離開中學生活,去嘗試一下大學這人生的新一章了。 說起大學,現在的生活還真不錯。大一的生活確實是比較輕鬆(最少到目前為止,考試季節的時候應該會不同…),讓我多了很多時間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寫blog好像還是進度很慢… 讀書方面,2011年末時說,「自然期望能進心儀的大學。」呃,大概沒有做到。事實就是,搞了一大輪以後卻考不上原來的第一志願。然而,我真的沒有進心儀的大學嗎? 現在的大學,地方漂亮,有點中世紀的氣息,是一個悠閒的大學城。讀書上的壓力不及原來的那一間,但同樣是一所respectable的大學。還有幸結識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除了不是在熟悉的倫敦,我實在想不出其他不喜歡現在這所大學的理由。 也許這是塞翁失馬,也許是我在說服自己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但我確實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 這一年還有機會多看看這個世界。4月第一次獨自旅行到西班牙南部,再到7月和兒時玩伴到歐洲去火車的旅程(遊記慢速進行中),還有9月在日本當英文老師的經驗。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經驗呢。今天大概不會有像去年一樣到處走的機會,但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可以再去。現在在大學,會有一些兩三天short trip的機會,大概會先在英國內去去那些地方吧。 博客上的目標,則好像沒有什麼進展。不過要寫東西,縱然是想給別人看,但到最後還是為自己而寫,自己而記下的。就繼續努力好了。但今年還是寫下了一些有關留學的文章,其中我比較喜歡的,去旺記和為什麼要來外國讀書?兩篇 。感覺是寫得比較好的。 PS。這篇文章好像變成了「2012文章精選」,呃也沒有所謂吧? ﹣寫於香港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