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June, 2011

剛過去的週未很熱,今天更熱。終於暑假來臨。還有不到兩個星期便是放假的日子。心情總是期待的。 喜歡陽光普照的天氣。我的房間中兩個向東的大窗,每天都用刺眼的陽光和這幾天加上的熱力叫醒我。 不過,要在通風不順的課室中上課,確是件苦差。大部分的窗都不能完全打開,在大陽直照下活像溫室一樣。抬頭便能看到火紅的太陽。今天理論上是32度,課室裏面可能是35度,但周圍的風使得感覺的溫度沒比報紙上的預測高。畢竟倫敦的樓宇不算高,沒有屏風樓,不像香港太陽看不見(被樓阻擋住了),但街上還是一樣的熱。 每年英國天氣最好的便是這一兩個月了。有時也覺得自己很無聊,一面在抱怨下雨,但天氣最好的時候回家了。趁着有太陽,便到外面曬一下,迎着風睡在草地上很舒服,總比像開了暖爐的房間要涼。心裏暗自慶幸房是向東的,那麼最少下課後不用躲在溫室內。 今年放假後會到蘇格蘭去。有時會覺得,既然都已經來到歐洲了,自已又喜歡去旅行,便應該趁着讀書時還有時間時去。 希望那邊的天氣是一樣的好。

日本四人行記﹣傳說的神戶牛?

更正啟示 經正哥強烈抗議和提出嚴正交涉後,本人為敝博文《日本四人行記﹣腳下的海洋》中最後一行作出更正:正哥並沒有「感動到流淚」,應為「感動到想流淚」,敬希垂注。 本人再次為是次錯誤所帶來的不便謹此致歉。 LOL 既然行程裏有神戶這一站,不去試試聞名天下(連高比拜仁都是以它命名)的神戶牛,實在對不起我們這群食肉獸。幾經搜索,發現晚餐可謂天價,反而午飯時間有一些特價餐,就像這個ステーキラードつるうし間,午市有「低至」1980日圓的套餐供應(沒有找到標明是神戶牛的更平價)。     離開大橋的時間比原定要遲,結果十二時許才回到三宮站。再從那裡趕去ステーキラードつるうし間(Steak Line つる牛間?)。餐廳的位置不太好找,在火車站附近某座有好幾間Host Bar的大廈內。如果在晚上不好獨自走進的類型。直到爬樓梯到盡頭,看見其他在等位的食客,才感覺安全一點。

日本四人行記﹣腳下的海洋

神戶,日本我第一個自己去的地方。那時應是中二的暑假,跟父母去關西時的最後一個full day。現在回想,其實都幾危險。那天早上去了看明石海峽大橋,確實記不起為什麼要去看一條橋,也許只是神戶附近的店鋪還沒有開門。 那天的行程沒有照片留到現在,自己對它的記憶也有點模糊,依稀記得午餐是在三宮某間KFC解決的,因為那是唯一一間的能確走自己在叫什麼的餐廳。另外,在大橋下用自拍(相機放在寫着「明石海峽大橋」的那塊石上。),還有,晚上「回團」之後把一件很喜歡的白色棒球外套留在餐廳,之後每次到日本都想買找,可是至今都沒有找到。無論如何,神戶是個對我有點記念價值的城市,由那時開始愛上旅行。   到這次第一次跟朋友,自然而然我就推薦到大橋,還有實現一樣當時沒做成的事:到那海上遊步道走走。中二的時候不敢去,除了說不明白,還有畏高。雖然「只」是海平面上47米,比家中的樓層都要矮,但是我最怕便是那上觀景台上玻璃製的地下,想起就腳軟。而且,我還是很怕水的,而這海上遊步道就是一條有那上玻璃,下面是海的東東...

日本四人行記﹣奈良的古剎

  前一天的疲累,使我們遲了很多起床。原定早上再到京都看山鉾巡遊的計劃,因為十時多才來到京都所以沒多看。是日目標是京都的漫畫博物館。京都這個城市倒也有趣,作為日本的千年古都,在成千上萬的寺廟和歷史建築當中,居然有這麼一座現代次文化的重鎮。 不過我不是漫畫粉絲(四人中迷動漫的人倒有),所以我就企在後方,不阻擋視線,讓漫畫飯們看館中一排又一排的漫畫。由四十年代到現在的漫畫都有,最特別的是館藏中有人氣漫畫的外國翻譯。結果我拿着一本中文的足球小將在看。上層還有繪本的展覽。 在京都站地下街隨便找了一家午飯,便轉乘近鐵到奈良去。由於時間關係,遊程主要集中在奈良公園一帶。出閘(近鐵奈良)後沿大路直走便是東大寺。此時,跟奈良的鹿相遇。經宮島一役,它們就被我們叫成狗了。 啲狗好可愛呀 XDDDD!附近有個指示牌說明公園內的鹿是野生動物,有可能攻擊人,要遊人們小心云云。牌上描述了四種鹿的攻擊,分別是(據其中文)咬人,踢人,沖撞人,和  頂人 幾大寺廟之中,先到了東大寺。 在佛教的寺廟當中,東大去可說是日本中最重要和最有歷史意義的。它在公元752年建立,對當時政府的影響力非大常大。雖然現存的建築物只是原建築大小的三分之二,但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 看回照片,總是覺得每逄我們參觀寺廟的時候,人總是不太多,所以能感受寺院清幽的氣氛。但東大寺實在是太大了,令的想起故宮的建築。在寺的大廣場,總是讓我覺得很嚴肅。 接着沿奈良公園的樓梯上行,的鹿群旁慢慢的散步到春日大社,平安京(奈良是日本首都時的名稱,自建都至今剛好一千三百年)的神社。附近的森林自九世紀以來便禁止砍伐,所以茂密的樹林中棵棵也是千年老樹。也許時間有點晚(四時多?),我們爬樓梯以至踏進春日大社的範圍內,幾可說沒有見得一個人。 步入黃昏,氣溫稍降,舒服的遊走於紅色的回廊樑柱和一片綠的樹林之間。沿途兩邊密密麻麻的長明燈很有特色,數量之多,很難數過來。 慢慢的從靠山的春日大社走回來,向車站的方向到興福寺。興福寺是與平城同時於710年建立,原是藤原家族的寺廟。現在最著名的是保存下來的三重塔和五種塔。 在我們拍照的時候,有一隻鹿走了過來。我們跟它拍照的同時,它忽然張口要咬!也許它以為有食物吧,事實上也有看到賣鹿飼料的錢箱。最後,它吃了我的地圖... 下期:驚心動魄的海上漫步!

日本四人行記﹣傳統.宵山

  午飯後去了金閣寺。事實上,那天剩下的行程很遊客,就是搭京都巴士去這裏去那裏。然而(因為是節期還是平時也是這樣?)地上交通繁忙,故此也有坐地鐵。京都的地鐵線路不多而且車資不便宜,可是拿着Kansai Thru Pass任坐便沒有問題。坐幾程便回本。 廢話不多,直去照片吧。

日本四人行記﹣京都的晨光

晚上十時多在廣島上車,巴士在清晨五時帶我們回到大阪站櫻橋口﹣第一天出發的地方。適逢京都最大的節慶﹣祗園祭的最後幾天,大伙一早決定要到京都。由於是節期關係,我們預計到處都會是人山人海,跟古都之美好像有些格格不入。(事實上,夏天的京都什麼時候都是人頭湧湧。)

重聚 再見

過了一會又一會,這個Exam Leave又過去了。星期一又是上學的日子。今天吃了兩頓飯:一個是重聚,另一個是再見。 跟幾位前輩吃午飯。他們以往都在我校讀書,住過我在的宿舍,也是我在英國認識的第一批人脈。本來畢業後的大學各散東西,卻因同日回港而聚在一起,到唐人街吃了頓飯,想起了除了跟他們到唐人街吃飯外,不敢/懂出去的日子。這幾位大佬,真是我大哥般的存在(唔知點解,寫呢句感覺會被打)。有時也會想,如果小時候的我沒有認識他們,我會有什麼不同。第一樣想起的,便是可能不會寫中文了。說真的,真的很感激這幾位,居然肯同一個小幾年,乳臭未乾(lol)的小子玩。還到了其中一位的家參觀,房子不大但五臟俱全,我就想,到我大學第二年一定也會找個這樣的地方來住。 這個重聚完結的時候,自然也是再見,現在他們還在機上吧? 接着晚跟宿舍的人和來自日本的交換生吃飯算是Farewell。學日文的我,自然和他有點交流。我自問也有幫他習慣上課吧?(自吹自擂中)這幾個月來,透過他對日本的認識又多了一些。今天剛好是大地震後的第三個月,希望他們加油。 說了再見,可是8月會到日本,那時又是重聚。 人就是不停的相見和道別吧。

もっと倫敦散策﹣博物館

說起到倫敦旅遊,不得不提她的博物館。在十大最受旅人歡迎的設施中,除了London Eye以外的都是博物館。(當然,這跟其他景點,例如公園等很難計算入場人數不無關係)。倫敦的博物館是世界一流水平, 在倫敦逛博物館是消磨一整天的好選擇。特別在寒冷,日落又早的冬天,有暖氣的博物館便成了一個我週未的好去處。大部分倫敦的博物館都是免費入場的,這又給了自己一個借口到博物館走走增廣見聞。 過了一個很空閒的星期的我,也到了幾知一直想去但總是沒時間/懶,或是很久以前去過的博物館。除了大英博物館,和前文的海事博物館及泰德現代藝術館外,其實倫敦還是很多值得一遊的展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上一次到那裏是上年,為了去看攝影展。不過那時沒多久留,也沒有為意這原來是一座設計的寶庫。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裝飾藝術和設計博物館,有超過450萬件館藏。當中幾乎有17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藝術和潮流展品,有以類型分類的(如金器館),也有以地域時間分類的(如印度館)。 我雖然不是設計人,但到裝飾房間之類的東東還有點興趣,而這是一個連燭台也有上千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博物館,自然而然一天很快便過去了。下層的時裝館也很有趣,說明了由17世紀以來西服的演變,從歷史書中的馬甲到現代的西裝也有。 另外,館中有個庭園和水池,有很多小朋友在玩水,胡亂的拍了幾張。還在館中見到宿舍的同學,可見大家都是一樣的悶,最開心的還是小朋友們。   V&A地鐵South Kensington站(Circle,District線)即達。依指示行隧道,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對面。 Imperial War Museum 帝國戰爭博物館 比起V&A,帝國戰爭博物館明顯是個更專門的展館。作為一個讀歷史的人,這樣的博物館當然是我的興趣,而且距離學校也不遠。可是那天還是初次去。 不用多說,看着地下大堂層中展出的坦克、大炮等,男生一定喜歡(這不就是二戰德國的獵豹式戰車?美國的M2?)還有其他數不清的,忘了帶相機真是一大損失。不過看着這些從前想盡辦法要毀滅對方的武器聚首一堂,倒也諷刺。 我先看了下層兩次大戰的展廳,它就像一本活的教科書一樣,透過當時雙方的武器、海報和文件等建構出大戰的歷史。雖然是位於英國的展館,但館中對大戰中英國無直接參加的戰線(如太平洋的海戰)也有深入的解識,而且也沒有掩飾一些英國失敗的行動,像是一次大戰中的加利波底行動等。早知考歷史前就來溫習一下嘛。下層最生動的展館是戰壕體驗:博物館把一戰中死傷無數的戰壕重建了一段。踏進去的時候漆黑一片,還真是很陰森的。槍林彈雨的聲音非常嚇人。 上到三四樓的展館,興奮的心情立時便消失了。三樓的畫廊展出的不是英勇的作戰,而是戰爭背後的慘況。無家可歸的平民,受傷的士兵...令人不禁問:我們打仗的目的,的理由究竟是什麼?為何人類總要打這種使人痛苦的仗?至於四樓,那是一個有關Holocaust 猶太人大屠殺的展館。不用多說,我只是沉默的看完,由納粹黨掌權開始迫害猶太人,到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死亡方程式。這裏提醒着世人,人類的戰爭中究竟實行了怎麼樣的暴行,不想記起,未敢忘記。 看完這博物館,發現它不是英國炫耀國力和勝利的地方(至少不完全是),而是一個提醒大家戰爭所帶來的禍害的地方。不要再犯這麼白痴的錯誤的地方。不要以為戰爭就像是打機一樣的地方。 這個博物館距倫敦市心有一小段距離,地鐵Bakerloo線Lambeth North 站依指示走,有一尊大炮的便是。另可從牛津街坐3號巴士, 同樣在見到大炮時下車。

倫敦散策 Greenwich/Tate Modern

  趁着假期,在倫敦周圍逛。參觀一下博物館,到公園坐坐,拍拍照。 倫敦有好幾座世界級的博物館。熱愛去旅行的我很喜歡去,因為裏面能看到的東西多不勝數,種類繁多,又來自世界各地。到它們一轉,便像環遊世界一周一樣。在這麼多的展品中,總有幾樣是我喜歡的。由國家贊助的博物館,大都免費入場,也使人們增廣見聞時不會破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