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環境談 (2) – 城鎮大學 (City University)

承上章介紹校園大學後,煉於工業革命年代的Civic大學,全都是英國精英大學組織Russell Group的頰 龔成員。因多數用上當代熱門的紅磚建築而又被通稱為Red-Brick University;Bristol和Manchester是兩典型的代表。另一類則是城市中原來的 “Poly”理工學院,於90年代新升格為大學的成員,例子有Coventry和Northumbria等。雖然學術排名通常靠後(以上兩例子是其中標青者),但新大學設施新穎齊備, 對學生的照顧亦較佳。至於倫敦大學,雖然理論上是學院制,但事實上LSE和Imperial等「學院」學術行政基本獨立,因此也被歸在此類中。香港的例子,以港大最像。

城鎮大學的最大好處,明顯在於地段:城市生活自然會比在小村中要來得多姿多彩,當中的機遇亦更多。英國的文化氣息濃厚,城市中總有藝術館咖啡館一籮;像是Leeds等城市的夜生活更是舉國聞名。在城市中做想做的包羅萬有,每天的節目地點從不重複亦是可能。同樣的,若果要找份兼職幫補一下,又或是為將來舖路做點Work Experience,在城市中自然也容易找得多。既然難得出國留學去,卻在一寄宿學校般的校園中過活,好像有點浪費。
另外,從留學生的角度出發,大城市亦有其方便:首先鄰近機場車站,不論是回港還是去旅行也更簡單。英國雖不算大,但離機場遠近,對你的旅程可有數小時之別。另外,城市也具備更多「思鄉」時的的選擇:倫敦以至各大城市。的泛亞系餐廳之多,已不再是「有飯吃嗎」的年代,而是想食粵菜點心茶餐廳壽司韓燒自選。我總說適應不難;只是若有吃菠蘿包的機會,總不容錯過。
然而,成也城市,敗也城市,城鎮大學的壞處亦多由城市所起。住在城市中心自然要比住在郊外昂貴,再加上交通費時失事之餘又有另一開銷。英國的城市治安還不錯,但中世紀的道路網絡,讓初來乍到的人容易迷路,總沒有校園的簡單。
再者,城鎮的娛樂選擇,相比起來學生會的影響力就要弱得多,所以大學社群的凝聚力也就可好可無。反比在城市中,住在不同角落的朋友們單是見個面也可能需要搞半小時,當然及不上所有朋友住在同一棟樓的生活。城市人要面對的抽離,還是推遲到畢業後再想吧。